注册
400 071 1689

2023年国考:聊聊历史上的边塞诗

2022-10-30 15:25:48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仅一句,就能从中窥得边塞之广袤。一提到边塞诗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唐代的四大边塞诗人所创作的朗朗上口的诗句。其实边塞诗由来已久,其发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等到隋代开始兴盛,唐代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虽然边塞诗的内容大多是描写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主,但并不影响诗人们想象力,通过诗人浪漫的创作,也赋予边塞苦寒之地一种神秘的色彩。边塞诗并不是仅仅描绘边塞风光和将士戍边的艰辛生活,更多的是将他们的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以及远离故土的思乡之情巧妙地融入到边塞诗句中,形成一个又一个为人称道的意象、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关于边塞诗的常见意象大家并不陌生,“大漠”“长烟”“落日”“孤烟”“云海”“黄沙”“孤城”“雨雪”,随口一提,就能联想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些刻在基因里的诗句。当然除了这些自然风光意象,还有战事器具意象,比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中的“胡琴”“琵琶”“羌笛”;“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中的“烽火”;“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中的“旌旗”;“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中的“刁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笔下的“玉门关”;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口中的“轮台”,也都是边塞地域关隘意象中的经典代表。

  若是眼前有大漠广袤,一缕孤烟映着红日的天际缓缓升腾的景色,你会如何下笔?不妨借鉴一下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寥寥数字更能表现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尽的赞美之情。想象一下你是戍边战士,远离亲人朋友为国驻守边疆,听着同伴吹着羌笛,此时你会如何表现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不妨学习一下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思乡却不入怨,是何等的豁达开阔。再或者品读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品他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豪迈气概,也能激起拳拳爱国之心。

  唐代是边塞诗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诗人们创作的边塞诗空前繁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代四大边塞诗人: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他们各有其创作特点,但又同属一脉。考试中最爱考这些人的流派及其代表作。岑参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被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代表作《出塞》当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高适《别董大》中的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之涣《凉州词》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都是考试常见的诗句。

  关于边塞诗派,我们更多的实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一些相关的知识,在品味边塞美景的同时,感受诗人们细腻的思乡之情和满腔热忱的爱国之心。

文章关键词: 国考 备考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