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文章阅读5题

2018-09-04 16:35:24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氢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尽管对氢气等利用能源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如何制造出廉价的氢仍是当前的一项关键性课题。

  从水中产生氢的一种途径是简单地把水加热,直到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但是这两种气体必须立即分开,否则它们就会又合成为水。分离它们的一种方法是用一个有渗透性的薄膜①,这种薄膜能被极弱小的氢原子穿过,同时又把相对大些的氧原子拦住。

  作为研究制造廉价氢气的一部分,以色列雷霍沃特市的维茨曼科学院研制出了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耐高温的陶瓷薄膜②。已有的能渗透氢原子同时又不使氧原子越过的薄膜是由氧化镁和氧化锆等材料组成的陶瓷薄膜③。由于它只能在17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所以尚不能真正地用于氢气生产。

  用于氢气生产的薄膜必须能耐更高的温度。原因是温度越高,转变的效率越高。例如,温度到达2200℃时,就会有的水能够有效地转变为氢和氧。

  该院这个项目的主要研制者科干用特别处理过的氧化锆和氧化铈粉末配料,制成了能在2000℃高温下工作的薄膜④。他认为,还能进一步开发出能在2200℃左右温度下工作的材料。

  新的薄膜能经得住高温的部分原因是材料的选配,另外,生产陶瓷的粉末经过特殊的处理也是一部分原因。粉末的每一颗微粒都很光滑,有粗糙棱角的极少。这就【 】着一旦形成薄膜,他们中间就极少有棱角接触,因此就极少有熔融和烧结的机会。一些 认为,科干的这项发明对于用加热方法生产氢气是一个关键性的进展。

  1.1.

  对文中①②③④处“薄膜”的意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①处含义最广,可包含②③④

  B.②处与③处“薄膜”的内涵完全相同

  C.③处与④处“薄膜”的内涵不相同

  D.②处与④处“薄膜”的内涵完全相同

  1.2.

  对第二自然段从水中提取氢的工艺,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要把水加热至氢氧分离

  B.要用渗透性薄膜将氢氧分开

  C.水加热的方式要简单

  D.两种气体的分离要及时

  1.3.

  与进一步开发能在2200℃状态下工作的薄膜无关的一项是( )。

  A.制作薄膜的材料要进一步选择

  B.制作材料间的配比要进一步研究

  C.渗透性薄膜的密度要进一步控制

  D.制作薄膜的粉末要经过光滑处理

  1.4.

  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尽管对利用氢这种能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可如何制造出氢,仍是当前的一项关键性课题

  B.用氧化镁和氧化锆等材料组成的薄膜,由于只能在17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所以还不能用来提取氢

  C.用于氢气生产的薄膜必须耐高温,这是因为温度越高,氢原子转变为氢气的速度就越快

  D.以色列某科学院研制出了一种既能被极弱小的氢原子穿过,同时又能把相对大些的氧原子拦住的、耐高温的陶瓷薄膜

  1.5.

  文中【 】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代表

  B.意味

  C.象征

  D.预示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每提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不平。”有些学者把《离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在《漫谈屈原的〈涉江〉》中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是诗人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贤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离骚》本身的内容来看。细析《离骚》诗意,诗中对君王听信谗言、朝废昔替,是有埋怨和责难的,但也有希冀和期待,希望他能改其度,继前王之踵武;同时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但也表示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并没有自弃和绝望。有对自己受谗遭贬怀着牢骚和不平,但对未来也还抱有希望企求。这与后期作品那种决绝的调子,凄凉的色彩是有所不同的。在《离骚》中,我们看不到《涉江》中“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余将高驰而不顾”,“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那种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我们也听不到像《悲回风》中“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逖逖”,“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任重石”即抱石投河之意)那种对君王、对前途完全绝望的凄绝的心声。相反地,它却有着强烈的牢骚和不平。一个人只有在有希冀、有企求之时,才会有因实现不了这希冀、企求而产生的牢骚和不平。不然,也就如老子所云“无可无不可”了。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另外,《离骚》中还有强烈的改变现实的自信心,这更是一个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的人的心理特征了。

  2.1.

  第1段意在说明( )。

  A.《涉江》与《离骚》都反映了屈原的伟大人格

  B.《涉江》为屈原壮年时期写于湘沅流域

  C.学者们对《涉江》的写作时间和地点观点不一

  D.《离骚》是屈原四十四岁左右写于汉北的作品

  2.2.

  第2段引用白居易诗句“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意在说明( )。

  A.《离骚》中的牢骚与不平反映了屈原具有进取心

  B.写作《离骚》时,屈原年轻气盛,常为是非而不平

  C.屈原年轻时也曾常常为世道不公而鸣不平

  D.屈原把壮年时期的牢骚与不平表达在于《离骚》中

  2.3.

  第2段旨在从内容的角度证明《离骚》( )。

  A.充满希冀与不平,是充满生机的作品

  B.不同于《涉江》和《悲回风》的格调

  C.充满牢骚与希冀,以此证明它不是晚年作品

  D.没有表达自弃和绝望,但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

  2.4.

  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中的“传统的看法”暗指《涉江》的写作时间与《离骚》大致相同

  B.郭沫若的“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一语,说明《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很远

  C.《离骚》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说明屈原当时还有进取心,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

  D.《离骚》主要反映的是屈原政治理想抱负,而《涉江》则更多地体现了屈原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

  2.5.

  根据本文,屈原在《悲回风》中明确表达出的情感是( )。

  A.懊丧

  B.惋惜

  C.埋怨

  D.绝望

  人间鲁迅

  一个人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

  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惟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火焰。数千年的僵尸政治,“东方文明”,专制、虚伪、保守和蒙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的战斗。他虽然注意实力的保存,却不惮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地单身鏖战。

  在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但是从来耻于屈服和停顿,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来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他所凭借的仅仅是一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

  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物。石雕、铜像以及传记。可悲哀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有意无意的铺垫与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和升腾的地火,深味了人间的一切苦辛,在他的著作中,古老而艰深的象形文字,才会变得那么平易,那么新鲜,那么富于生命的活力。

  这样一个毕生以文字从事搏战的人,他的形象,其实早经文字本身表达无疑了。世间的纪念物,丝亳也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什么,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如果它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实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不如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存在方式的选择中间,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注:奥林匹斯,希腊东北部的一座高山。古代希腊人视之为神山,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都住在山顶。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第三任神王,是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

  3.1.

  文中与“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相照应的短语是( )。

  A.不惮牺牲自己

  B.单身鏖战

  C.韧性的战斗

  D.逆子贰臣

  3.2.

  第三段所说的“铺垫与厚饰”,在文中指的是( )。

  A.平凡的伟大

  B.超人一等的殊勋

  C.过分夸大鲁迅的伟大

  D.大大小小的纪念物、石雕、铜像以及传记

  3.3.

  作者不主张对鲁迅作“铺垫与厚饰”的原因是( )。

  A.世间的纪念物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

  B.铺垫与厚饰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

  C.我们不需要宗教式的膜拜

  D.鲁迅的作品早已表达了鲁迅的形象

  3.4.

  本文认为,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 )。

  A.他使我们深刻意识到了自身的存在并且根据他的精神选择

  B.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

  C.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

  D.他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3.5.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所有对鲁迅的纪念中,作者只赞成那能够激发对真理的渴求,奔赴生活的勇气与变革的热情的纪念

  B.题目“人间鲁迅”是说鲁迅是人而不是神,不应该在他身上加上“铺垫与厚饰”,只有把鲁迅看作人,才能更显他的伟大

  C.正因为鲁迅获得了辉煌的战绩、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所以他赢来了众多的私敌、密集的刀箭

  D.鲁迅的文章平易、新鲜、富有生命的活力,是因为他在文章中写进了恶人的凶狂、辛酸、悲惨和反抗

  根据下文,完成各题。

  艾滋病给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乌干达这个国家就是因为国内1/3的劳动力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国民生产总值已下降了30%;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泰国,由于艾滋病严重流行,其经济损失达85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降低20%。研究报告说,艾滋病流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即对个人和家庭的微观影响,对部门和局部地区的影响,对宏观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影响。在中国,前两个阶段的影响都已出现。

  据 分析,中国艾滋病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段,他们既是主要的家庭劳动力,又是主要的社会财富创造者。按云南省统计的艾滋病病人平均死亡年龄(28.4岁)、中国人平均劳动年龄(59.7岁)和每人每年创造的社会财富(1.5万元人民币)计算,一个人因感染艾滋病而减少创造财富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约47万元人民币。以此推算,目前全国艾滋病感染人群达100万(保守数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达数千亿元人民币。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景军教授警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少有80%生活在中国农村,如果不加大防治力度,就会使病情恶化,马上变成艾滋病病人。而由于医药负担沉重,一个病人会使两三个人变成赤贫。到2010年,全国如果出现1100万感染者,以800万农村感染者来计算,由于艾滋病所造成的贫困人口将高达2400万到3200万。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艾滋病蔓延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中国现在有2000万人已经脱贫,是世界上第四大贸易国,也是第四大外国直接投资的接受国。中国正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未来是光明的。但是,如果有1500万到3000万人得了艾滋病的话,就将使中国的经济成果毁于一旦。”如此说法不幸成真,中国的GDP未来10年将累计减少400亿元收入;如感染人数较少,则未来10年中国的GDP总量比没有流行艾滋病累计减少225亿元。

  4.1.

  根据文意,对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艾滋病人少为社会创造财富约31年而造成的损失

  B.一个艾滋病人需要国家提供的生活救助费和医药费用是极高的

  C.感染艾滋病所带来的损失不只是个人和家庭的,而且是国家和社会的

  D.艾滋病的蔓延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

  4.2.

  根据原文,对艾滋病造成贫困人口增加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艾滋病防治力度不够

  B.医药负担深重

  C.家庭劳动力丧失

  D.患者大都生活在农村

  4.3.

  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中国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这将使中国已获得的经济成果毁于一旦

  B.艾滋病蔓延对经济发展和脱贫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

  C.艾滋病流行的影响,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

  D.目前艾滋病还未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威胁,应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4.4.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农村,一个人得了艾滋病后会很快传染给全家,因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少有80%生活在中国农村

  B.艾滋病的流行将影响中国在世界大国和投资接受大国的地位,从而直接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C.我国要保持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遏止艾滋病的蔓延

  D.艾滋病给农村地区带来的威胁是最大的,因此只有控制艾滋病在农村蔓延,才能控制中国的艾滋病发展趋势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26-30题:

  > 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的宝贵经验。 ______。“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打好改革攻坚战,就要在改革方案酝酿之初充分考虑相关方的承受能力,把握方案出台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时调整和完善,形成推进的合力。

  >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越是要啃硬骨头、涉大险滩,就越会触动利益格局,打破既有平衡。这就要求改革的步伐慎之又慎、方案优中选优,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____。积极推进改革,着力解决问题和矛盾,稳定才能长久;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发展将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稳定才能有根基.

  > 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三者落脚点、结合点就在于: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________。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改革的最高价值追求。改革发展稳定连接着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正因如此, 总书记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越是得到保障,对改革的困难就越能多一些理解,对改革的举措就越会多一些支持,改革成功的希望就越大,发展、稳定的基础就越能坚如磐石。

  >

  5.1.>第一段引用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符合上下文语境的理解是()

  A.改革方案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可承受度,这样才能团结力量支持改革的举措

  B. 改革是人心所向,遇到问题再调整改革方案

  C.社会各阶层和谐最重要,可将改革时机延后

  D.回避矛盾,触动利益格局要慎重

  5.2.>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B.发展推动了改革

  C.推进改革,稳定才能长久

  D.深化改革,发展才能更全面

  5.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同时更要认识到,稳定的坚实基础是发展成果的支撑,发展恰恰是改革推动

  >③实践证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稳妥就能总揽全局,保证改革大业顺利推进;顾此失彼就会交学费、吃苦头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5.4.>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B.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改革的最高价值追求

  C.人民只有依靠改革开放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D.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

  5.5.>阅读全文,推断或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断进行改革,努力解决问题和矛盾,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B.改善民生工作做得越好,改革成功的希望就越大,发展、稳定的基础就越能牢靠

  C.本文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来论述,由浅入深,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D. 改革发展稳定连接着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由此可推断出,这与个人的幸福关系不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