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9年河南省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试题

2019-12-07 18:38:46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材料分析题一

  材料1:1-7月河南外贸外资情况

  (一)河南外贸情况

  ①全省进出口2514.7亿元,其中出口1685.1亿元,进口829.6亿元。

  ②18个省辖市中15个为正增长,开封、濮阳、漯河、三门峡、商丘、驻马店增速超过25%。

  ③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912.7亿元,增长16.7%;有进出口业绩企业7397家,其中民营企业6932家,占比93.7%。

  ④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586.1亿元,增长6.6%,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3个百分点。

  ⑤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含快递包裹)928亿元,增长21.8%。郑州海关共监管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清单6180.5万票,增长19.1%;货值78.3亿元,增长15.8%。

  (二)河南外贸情况

  全省新设外资企业112家,实际吸收外资107.7亿美元,增长5.3%。

  实际吸收港资62.1亿美元,占全省资57.7%。服务业领域实际吸收外资50.7亿美元,占全省比重47.1%。

  全省新设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企业37家,总投资额23.8亿美元。

  材料2:

  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外资增长的实施意见》、《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吸引外资进入,涉及扩大外资准入领域、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增强招商引资实效、优化外资营商环境等方面,这让河南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提出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政策举措,旨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主要内容包括:一、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促进生产消费升级;二、壮大进口市场主体,加强载体平台建设;三、统筹两个市场,拓展进口贸易渠道;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进口贸易环境。

  材料3:

  11月11日,河南省商务厅发布第二届进博会河南交易团成交情况:全省近180家企业有成交业绩,累计成交额超过首届;主要交易商品类别中食品及农产品占比38%、服务贸易占比27.5%、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占比21.4%等;与58个国家和地区有成交,成交金额较多的国家包括巴西、澳大利亚、韩国、德国和日本等。

  问题:

  一、国务院和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稳外贸增外资促外经改革措施,为了防止政策棚架和执行梗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发挥作用,结合“材料1”和“材料2”,给各部门提出建议。(25分)

  要求:考虑全面,针对性强,切合实际,条理清晰,不少于300字。

  二、根据河南省参加第二届进博会的有关情况,你认为下一步该项工作应如何开展?(20分)

  要求:立意要高,思路明确,有可行性,不超过250字。

  材料分析题二

  材料1

  十八大以来河南人均收入有较大,村居民的收入和支出,材料中是各项指标的数据。最后城乡融合发展,农村居民也逐渐享受到城镇化的服务。

  据城乡住户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697元,比2012年增长46.9%,年均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0%

  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比城镇居民高1.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差距扩大的趋势成功实现逆转。2016年末99.8%的农户拥有自己的住房。其中,拥有商品房的农户达125.94万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为6.4%,而10年前很少有农户购买商品房。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7年超过城镇居民,2018年河南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31元,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3:1

  材料2

  2019年9月17日下午, 来到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经过6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国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他强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9月19日,在2017中国(郑州)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推广活动开幕式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了河南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十大典型案例。题目中列举了四个:智能制造——宇通客车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客车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制造企业,拥有世界单厂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条件最先进的大中型客车生产基地。为顺应客车行业产品智能化、互联网化发展趋势,宇通客车以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环节为重点,实现基于3D的产品化设计,基于MES的生产、销售和售后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装备群,建设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通过建设基于3D的产品化设计、化工艺及生产,并利用产品数据打通设计、工艺、制造等环节,降低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在智能生产环节,实现了全自动数控型材直切锯系统、型材三维激光切割系统等关键技术装备突破创新。如全自动数控型材直切锯系统可实现柔性化加工,材料利用率达95%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未来,宇通客车将围绕资源的高效配置深化智能制造建设。订单方面实现订单智能制造全覆盖。产品通过设计的虚拟造型展示、3D设计与仿真、虚拟验证与工艺仿真的搭建,最终实现数字一体化、智能化的协同研发与设计。工厂生产环节实现设备、设施智能运维管理,最终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全面建设与改造。

  服务型制造——森源重工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具备专用汽车、新能源汽车和轻型货车生产的能力。为顺应智慧环卫发展趋势,森源重工以道路洗扫车、垃圾转运车、纯电动环卫专用车辆为切入点,通过融资租赁和PPP合作等方式,实现融技术、工艺、生产、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运营服务模式,推动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发展。

  森源重工对环卫装备进行智能化升级,从产品结构及功能上,对移动式压缩中转站、多功能抑尘车、高压清洗车等主要产品,自主开发智能化控制,实现产品的全过程定位、数字化显示、自动化操控等诸多功能。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供涵盖环卫管理人、车、物、事等全要素,洗扫保洁、垃圾收转运等全业务的远程监控、数据采集、远程控制、故障诊断、移动应用等服务,向上推动环卫装备智能化升级,向下支撑增值服务、融资租赁、环卫管理输出和环卫第三方运营服务项目,实现了产品智能化、装备智能化、服务智能化。智能环卫系列产品销售和服务业绩在行业增速放缓下实现较快增长。同时,是高了环卫车辆运营效率,降低环卫维护成本,在长葛市市区采用智能环卫管理新模式,维护成本比原来减少20%,作业效率60%。

  制造业“双创”——中信重工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矿业装备和水泥装备制造商,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中信重工全面推进“双创”三大平台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技术、工人、国际、社会四大创客群体,打造协同创新、开放创新的合作共赢生态体系。

  目前,中信重工正在建设完善三大众创平台,打造众创线上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互联网向创客提供开放式服务,包括众创研发设计、仿真实验分析、工业物联网云管家和大数据资源共享服务等。打造众创线下实验与验证平台,涵盖产、学、研、用、供全产业链,建设重载大功率高中低压变频控制、露天矿山开采设备、矿物加工装备及工艺选型、特种机器人等4个实验与验证平台。打造众创成果孵化平台,建设特种机器人及大功率变频器制造基地、高效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等,为重型装备行业各类创客提供创业示范。

  通过“双创”,实现由“创客群”创新向职工全员

  创新转变,影响并带动4000多名工人创新创效,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目前,中信重工新产品贡献率达70%,成套订货占新增订单比例达60%,形成“核心制造+综合服务商”新型商业模式。

  制造业互联网转型——众品食业

  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食品技术咨询服务、电商服务、温控供应链服务的制造企业,位居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面对“互联网+"战略机遇,众品食业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全国最大的B2B垂直生鲜电商交易平台一鲜易网、冷链物流行业规模最大的资源交易平台——冷链马甲,依托互联网全面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众品食业以构建全球领先的智慧生鲜生态圈为目标,从卖产品到卖服务,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开放共享,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基地一园区一平台”转型;融合发展,互联互通,从线下走到线上,打通数据接口,优化供应链、重塑价值链,向产业互联网转型。

  鲜易网依托食品产业链和温控供应链,集成生鲜食品交易能力、集采能力、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配送服务能力,2016年平台注册用户58.6万,实现交易额1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286%。冷链马甲通过将互联网与冷链物流结合起来,在线运营车辆3.8万辆,冷库容积1960万立方米,注册用户数4.07万个,为用户节约物流成本10%以上。带动生态圈创新创业,先后有360个农村经合组织融入产业平台,3800多家小微企业加盟生态圈。

  材料3

  非遗项目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传说花木兰替父从军、“五大名瓷”之首的汝瓷等都是我省独有的文化资源,但缺乏充分产业转化;全国知名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中罕有中原文化元素,大IP项目中难见河南文化身影 .

  2019年11月8日上午,在省政协月协商座谈会上,一份由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提交的《关于推动我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引发与会政协委员热议。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省以“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目标,不断完善政策措施,逐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使全省文化产业呈现出发展趋势向好、产业聚集发展势头强劲、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较快、文化品牌效益持续等良好发展态势。

  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表示,“中原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封菊花节等节会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业开业,《印象太极》《黄帝千古情》《只有河南》等一批文旅演艺落户河南。”下一步,将大力培育以数字文化产业、文化创意、新型演艺娱乐、服务平台等为主的新型文化业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品牌培育和相结合,依托我省独特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材料4

  2019年10月26日,第二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开幕,大会集中提供15万多个在豫就业岗位。

  多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氛围,推动河南由人才大省向人才强省转变。如今,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虽然才举办两届,但已成为河南吸引人才前来干事创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相比去年,在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炎峰看来,本届大会呈现出诸多新变化。“本届大会规模更大,走出河南,到外地举办招聘会,相比往年,‘单打独斗’,效果更好。”李炎峰说。

  除了“走出去”,在“引进来”方面,本届大会坚持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智相结合、集中引才与长效聚才相结合、线下引才与线上招聘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专业机构参与相结合,日益吸引海内外人才的关注。

  趁着做完项目和拿毕业证的间隙,英国利物浦大学病理学博士生张嘉程从英国赶回郑州参加招聘会。他说:“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优先回老家郑州工作。”

  据了解,本届大会共征集到河南省65个行业11553家用人单位提供的人才岗位需求157432个。其中,博士和硕士需求分别占需求总量的13.78%和30.97%,合计占比为44.75%。

  近年来,位于内陆腹地的河南,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不断迈向开放高地,背后的发展加速度带来人才需求的高增长。“智汇郑州”“河洛英才计划”“鹰城英才计划”等河南地方人才新政纷纷出台,吸引人才到豫发展。

  产业是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近年来,河南省立足实际、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优化产业结构、引入优质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底,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在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智慧岛正式挂牌,引进、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大数据人才成为迫切的任务。“院里一多半技术人员都是从外地回来的豫籍人才,希望借这次机会储备更多优秀人才资源。”在招才引智大会上,研究院人力主管陈文治说。

  清华大学沈鹏博士团队与河南奇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邵家鑫精密图像技术与智能检测研究人才团队合作项目”、洛阳市“中科寒武纪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项目、戴宏杰院士团队与信阳明阳新能源产业签约“清洁能源领域人才合作项目”......又一批高质量合作项目通过招才引智平台签约。

  当前,河南省正不断推进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5G、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人才成为河南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不断赋能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为了解决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河南省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氛围,不断完善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各方面服务保障,用服务暖心,用事业留人。

  2018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终身职称)副教授王彦明受聘为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特聘教授。在学校支持下,他入职以来建立了由3名副教授、2名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为主的科研团队,规模近700平方米的表观遗传转化医学实验室即将投入运行。

  “河南有活力,有机遇,有诚意,河南大学的科研精神和人文情怀让我感触不已。”致力于染色质表观遗传学及晚期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研究的王彦明说,自己的带动影响,已有多美国 学者先后来到河南。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2015年入选洛阳市首批“河洛英才计划”的清华大学邢新会团队,主要从事生物育种产业装备和生物产业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洛阳工业基础好,政府支持力度大。”邢新会说,得益于此,他得以集中精力在洛阳建设了一支研发团队,团队现已产业化成果十余项,申请专利73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已授权专利22项,包括国际发明专利3项。

  目前,“河洛英才计划”共引进24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其中邢新会团队、彭先兆团队、田克恭团队等团队的产业化项目已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为洛阳市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材料5

  河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今日的河南正以更大的气魄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空中、陆上、网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并进”,不断增强中原腹地对“一带一路”的支撑作用,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时也让中国消费者在家门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一条是越飞越广的“空中丝绸之路”,2017年6月14日,国家主席 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强调,中方支持建设郑州一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一条是越跑越快的“陆上丝绸之路”,2013年7月18日开行直达德国汉堡、2017年8月21日开行直达慕尼黑的中欧班列(郑州),向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实现每周“去程八班、回程八班”满载往返运行,覆盖欧盟、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4个国家121个城市,综合指标在中欧班列中均名列前茅。

  一条是越来越便捷的“网上丝绸之路”,2012年9月12日,郑州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项目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启动,全国首创“网购保税1210服务模式”“B2B2C的监管服务方式”“跨境零售020现场提货模式”,完成“世界一河南一中国”的贸易轨迹,2017年业务量占全国13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三分之一。

  一条是越行越远的“海上丝绸之路”,2015年5月15日,郑州至青岛港直通班列首发;2016年5月22日,郑州至连云港直通班列开行,发展铁海联运建设“无水港”,向东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发展海铁联运,推进内河水运与沿海港口无缝对接,2018年以来已累计开行65列。

  空中、陆上、网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并进”,正释放出“乘数效应”,形成河南发展国际多式联运的新优势,让“买全球、卖全球”成为现实。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何雄说:“毋庸置疑的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郑州,将是中国未来的现代国际物流中心。”

  河南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会区域,是国家明确的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2小时航空圈可以覆盖约占全国90%的人口和95%GDP的广大地区,4小时高铁圈可以覆盖除珠三角外的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具备汇聚各方要素资源的区位优势。

  河南因开放而崛起振兴,也势必因扩大开放赢得更大主动。

  从“开放倒逼”到“改革促动”,今天的河南用足用好区位优势这张“王牌”,在保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的健康良性发展势头基础上,推动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坚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四区”联动,高标准建设好功能、产业、制度和通道“四类平台”,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实现局部优势、单一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

  材料6

  夯实粮食之基,方能筑牢百业之根。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四优四化”

  持续发力,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立足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推动优质专用小麦持续健康发展,产粮大省闯出了发展优质小麦新路径。

  在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的实验室里,来自全省不同田块的小麦代表们,轮流“走”上实验台,接受品种性状研究。7月中旬,河南省今年夏粮总产量揭晓--749.08亿斤,位居全国第一位,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超过748亿斤。受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我省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0.6%,但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204万亩,增幅达到43%,位居全国第一。

  为什么河南能够连年实现小麦丰收?小麦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 雷振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想科技支撑、品种改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不断优中选优的过程,促进我们全省的小麦产量水平稳定,同时,品质也能得到改善。”

  从去年开始,我省已逐步加大对优势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比如,在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方面,2018年,安阳县、淮滨、夏邑、黄泛区农场等40个县(市、区、场)各建设1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基地,每县获得1000万元资金支持,以推行单品种规模连片种植、标准化生产、订单生产以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目前,我省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已发展到1204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7,《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500万亩,到2025年发展到2000万亩左右。扶持的基地县(区、市、场)也从40个增加到80个,包括强筋小麦适宜区的72个县(区、市、场)及弱筋小麦适宜区的8个县(区)。

  作为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优质小麦正成为我省夏粮生产和农民收入的一个亮点。全省优质专用小麦植面积达到840万亩,较上年增加40%,通过多种渠道产销衔接,订单率达到88.2%,实现了优质专用小麦价值最大化。

  “麦收进度快、效率高,离不开现代农机。”省农机局局长凌中南介绍,我省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新型高效、大喂入量收割机保有量持续增加,机收效率和作业质量明显。“麦收期间,全省收割机投入总量18万多台,参加跨区作业的大喂入量收割机占比七成以上。”

  不仅仅在广阔的平原,近年来我省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通过轮式收割机、履带式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等现代农机高效衔接,前收小麦后播玉米,让传统夏收夏种夏管模式提速降挡为“两夏”。一场由新型经营主体“主演”的“麦收大片”,正在悄然开启农耕方式转变新篇章。

  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从备耕培训,到春耕生产,再到春季田间管理,绿色农业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无人机作业、物联网监测、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色生产逐渐成为我省夏粮生产中亮丽的底色。

  张甲庚是唐河县禾健植保合作社负责人,今年对农药使用“减量化”深有体会:“现在无人植保机一亩地只需500毫升农药,比人工打药农药利用率25%~30%,用的全是低毒高效农药,减量增效控害效果非常明显。”中科院在河南实施STS项目,封丘县黄陵镇庄呼村农民赵振强家的5亩多小麦,在去年秋播期间因阴雨天气造成晚播,春季又遇倒春寒等不利影响下,通过测土配方减少化肥增施有机肥,亩产没有降低反而增加100多斤。

  减量控害、减肥增效,绿色发展正在逐渐引领小麦生产方式,成为粮食生产的新动力。目前,我省已建立多层级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核心面积66.5万亩,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效果达9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增产率15%以上,辐射带动了全省小麦病虫害防治。

  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描绘出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材料7

   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

   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在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

  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曾经用三句诗形容河南,“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说的是昨天的河南历经沧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是今天的河南生机盎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预示着明天的河南会更加美好。

  问题:

  三、根据“给定材料6”请你对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进行梳理概括。(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概括性,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四、请深刻理解 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论述结合“给定材料",站位省级层面,联系实际,就如何让明天的河南更加美好写一篇对策性论文。(40分)

  要求:(1)自拟题目;(2)侧重对策建议的论述,对策符合河南省情;(3)不拘泥于材料;(4)文章结构完整,逻辑层次清晰,文字表达准确、顺畅,字数1000—-1200字。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