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政治基础知识在近三年黄委事业单位考试中,除去时政部分,常考查十几道题,难度系数较大,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理、政治经济学等。下面京佳教育公基教研室结合历年考试特点,选取重点试题供考生参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前者是( )的观点,后者是( )的观点。
A. 唯物辩证法/唯意志论 B. 机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C. 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D. 主观唯心主义/唯物辩证法
2.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 )。
A. 运动的普遍状态 B. 运动的内在原因
C. 运动的衡量尺度 D. 运动的存在方式
3.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A.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 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 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4.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描述了“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子在巴西轻拍几下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下列能够解释“蝴蝶效应”所包含的哲理是( )。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C.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D.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5. 《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了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加好吃?”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 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D. 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6.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一说法包含的哲学思想是( )。
A. 事物的发展是外部的原因
B. 事物变化的条件是自身的原因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7. 事物内部包含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是指( )。
A. 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 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 事物中的消极方面 D. 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8.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
A. 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 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9.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虽然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
A. 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B. 实践水平的有赖于认识水平的
C. 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D.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10.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中国古代的主流观点认为,地震是“阴阳失衡”所致,与人类,特别是帝王的不作为有直接关系,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警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测工具的更新,目前人们已经对地壳运动有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和理论模型,但仍无法完全掌握地震的规律,也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这说明( )。
A. 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B. 人们只能认识个别的、有限的东西
C. 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D. 人类无法充分认识客观世界
1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确定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增添企业活力,拓展发展新天地。这最主要是因为( )。
A.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状况
B. 劳动者是第一生产力
C. 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D.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1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13.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是,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这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
A.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过程
B. 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C. 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的有机统一过程
D. 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社会生产的矛盾过程
14.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5.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16. 马克思说:“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资本之所以是资本,是因为它( )。
A. 采取了货币的形式 B. 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C. 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 可以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
二、多项选择题
17. 在下列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A. 我思故我在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物是观念的外化 D. 万物皆备于我
18. 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
A. 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
B. 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的认识变化而改变
C. 人们能够透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D. 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19. 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含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A.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B.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0. 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
A. 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 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 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21. 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
A.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2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 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 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 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23.“荷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体现的哲理有( )。
A. 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B. 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 次要矛盾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D. 矛盾的主次方面在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4. 钱钟书在《围城》中写道:“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偶然是化了妆的必然”的哲理在于( )。
A. 没有纯粹的偶然
B. 偶然性和必然性产生的原因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
C.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D. 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25. 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
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 已在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26. 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 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27. 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
A. 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 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 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28.“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
A. 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B. 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C. 是两种相互补充的历史观 D. 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29.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放活民间投资的普惠政策,如保障民间投资在电网、电信、铁路等非竞争性领域的参与力度等。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 )
A.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B. 鼓励所有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D.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30. 某消费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有( )。
A. 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30万元
B. 按购房合同约定,第二年付房款10万元
C. 缴纳房屋契税9000元
D. 在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5万元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和唯心主义。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题干中的第一种观点体现了矛盾、联系的观点,属于唯物辩证法。唯意志论片面夸大意志的作用,把意志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本质和基础。题干中的第二种观点认为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夸大了意志的作用,因此,属于唯意志论。A项正确,故选A。
2. C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运动,是范围内的运动的结果;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运动。A项本身表述错误,无此说法。矛盾是运动的内在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D项错误。题干中“舟行洲不行”“鸽飞阁不飞”体现的就是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此,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符合题意,故选C。
3. A 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列宁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是因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反映者同被反映者是相联系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所以,A项正确,故选A。
4. B 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一只蝴蝶子在巴西轻拍几下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项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实践的观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以及认识的目的,ACD均不当选。故选B。
5. B 本题考查适度原则。所谓“适度”,其基本含义是主观的认识和行为必须同客观事物的度保持适合。盐的用量适度,就会增添美味,用量过度就会又苦又咸。所以,这则寓意告诉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主观上必须同客观事物的度保持适合,即坚持适度原则。B项表述符合题意。题干设问主要侧重方法论,A项是哲学原理,不当选。C项与题意无关。现象表现本质,D项本身表述错误。故选B。
6. D 本题考查内外因关系。“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意思是,倘若苍蝇叮了一个蛋,那就说明这个蛋是有缝的、已经坏掉的蛋,而不是因为苍蝇叮在上面才坏的。这体现了事物的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外因则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D项表述正确,故选D。
7. B 本题考查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和否定两个方面。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B项表述正确,故选B。
8. D 本题考查认识的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体现了“革命的理论”对“革命的运动”的反作用——指导作用。D项表述正确,故选D。
9. A 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A项表述正确。实践水平的并不是依赖于认识水平的,B项表述错误。两次飞跃中第二次飞跃更为重要,C项表述错误。正确的认识,使实践顺利进行,错误的认识,产生消极的作用,D项表述错误。故选A。
10. C 本题考查认识的过程。实践工具包括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如望远镜、显微镜等。题干中的观测地震工具就属于实践工具。这类工具放大与延伸了人的感官和大脑,突破了人的感官和大脑的自然界限,极大地了主体接收、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因此,A项表述错误。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我们驳斥不可知论,证明世界的可知性,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一切。我们所的是世界上没有原则上不能认识的东西,人的认识能力没有原则上不可以逾越的界限。BD表述错误。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受到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C项正确。故选C。
11. D 本题考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题干中,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添企业活力,拓展发展新天地,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B项错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C项与题意无关。故选D。
12. C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ABCD都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社会意识能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C项正确,故选C。
13. B 本题考查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经济和社会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变化,凸显了阶段性的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体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因此,题干这句话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故选B。
14. D 本题考查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表现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作为商品,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马克思研究商品价值之所以要研究使用价值,理由就是二者之间存在联系。D项正确,故选D。
15. A 本题考查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有价值,但是有价值的东西有使用价值。题干中,“物没有用”就是说没有使用价值。“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意思是即使人们付出再多的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为没有人会去花钱购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因此,价值的存在必须以物的有用性即物的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A项表述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 C 本题考查资本。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项正确。资本不只是采取货币的形式,况且采取货币的形式也不是资本的本质,A项错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B项错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这不是资本的本质,D项错误。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
17. ABD 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形态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精神、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由此可知,ABD属于主观唯心主义,C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选ABD。
18. ACD 本题考查事物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事物的本质与属性。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是客观的、相对稳定的,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它并不随人们的认识变化而改变。B项表述错误。题干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这体现的都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说明事物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A项正确。“一沙一世界”的寓意,表明人们能够透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C项正确。人们通过显微摄影观察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表明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项正确。故选ACD。
19. ABC 本题考查时间的一维性。时间的一维性主要表现在,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并且一去不复返。选项中的“物换星移几度秋、莫待无花空折枝、白首方悔读书迟”均体现了时间的一去不复返。D项主要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与题意不符。故选ABC。
20. BD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鲁迅先生的这段话非常生动地揭示了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事物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的 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也毕竟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有其客观的“原型”,只不过是歪曲的反映罢了。因此,BD表述正确。鬼神观念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不是头脑中主观自生的,A项错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可能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鬼神不是客观对象,因此,鬼神观念不可能是对鬼神的虚幻反映,C项错误。故选BD。
21. ABD 本题考查普遍联系、人的能动性和客观规律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题干中农民采摘柿子时,留一些柿子给喜鹊。喜鹊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保证来年柿子的丰收。体现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说明了人和自然的平衡和谐关系,而不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因此,ABD均表述正确,C项错误。故选ABD。
22. BCD 本题考查新事物的含义及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趋势和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这是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新事物从出现的时间来看产生于旧事物之后。但新出现的事物不是新事物。A项表述错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是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BCD表述均正确,故选BCD。
23. AC 本题考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荷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比喻人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因为次要矛盾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AC表述正确。题干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无关,BD不当选。故选AC。
24. AC 本题考查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BD表述错误,AC正确。故选AC。
25. ABD 本题考查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接触同样的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大树在木匠、画家、植物学家的眼中的感觉不同,这是由于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这些就影响着他们对大树的观察和感受,所以,AD表述正确。在观察同一棵 大树时,木匠、画家、植物学家有着不同的利益和需要,关注点也就不同,对客体信息的选择会表现出差异,这也就是人的认识的能动性。B项正确。C项把理性认识说成是感性认识的基础,颠倒了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本身表述错误。故选ABD。
26. ABD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题干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ABD都体现了这一原理。C项意思是不能只重视感觉经验,必须掌握有关事物的理论知识,才能更深刻地把握事物,体现了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与题干内涵不同,不当选。故选ABD。
27. ABD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的范畴。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ABD均正确。“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既包括生产关系,也包括政治、思想等社会关系。所以,C项不全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不当选。故选ABD。
28. AB 本题考查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所谓时势,是指—定时期内各种历史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社会发展的具体态势。时势造英雄,是指任何历史人物总是在的历史条件下活动,而制约群众活动的历史条件,对于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同样起着制约作用。任何英雄豪杰要想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是不可能的。这属于唯物史观的观点。英雄造时势,是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创造的,属于唯心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AB正确,故选AB。
29. AD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提出一系列放活民间投资的普惠政策,目的是为了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BC与题意无关。故选AD。
30. BC 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是指货币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职能。A项表明房价为30万,履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流通手段是指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D项现购材料5万元,履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B项付房款10万元是清偿债务,C项是缴纳税款,属于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故选BC。
更多资讯欢迎加入QQ交流群:137160459
1.公告信息不能漏:河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大汇总
2.精品课程同步学:河南事业单位通关课程任你选
3.网络课程随时学:河南事业单位网络培训课程
4.图书自学很好用:河南事业单位考试专用教材
5.备考神器不能少:河南事业单位备考专题
6.历年真题先体验:历年事业单位公·基真题及解析汇总
7.临阵磨枪之干货:河南事业单位试题资料集
8. 指导成功路:河南事业单位备考指导
9.面试复习再发力:河南事业单位面试备考大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