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做“慢教育”,先让教师慢下来

2019-01-24 12:04:24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做“慢教育”,先让教师慢下来

 

  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是教师群体的一个特征,说话做事经常是慢悠悠的,不着急、不上火,踱着方步,摇头晃脑,满口子曰诗云,一幅悠然自得的样子。慢性子、没脾气,这是人们对教师的传统印象。

  在我上学的年代,绝大部分教师都是这样,说话慢条斯理,做事不急不躁,有时候让人看着都替他着急。你着急他们却不急,“急什么?”这是他们的口头禅。

  现在的教师不是这样了,一个个像是上满了发条的闹钟,又像是飞速旋转的陀螺,还都一副时不我待的样子。急急忙忙、风风火火、心浮气躁,是现在教师的样子。“急什么?”其实他们自己也很纳闷,也不知道答案,但他们非常坚定,通常这样回答:“能不急吗!”说话急、做事急、备课急、讲课急、判作业急,考试之前急着复习,考试之后急着订正,有了进步急着表扬,有了错误急着批评,课堂上死气沉沉急,下课后追跑打闹急,不读课外书急,沉迷于课外书更急,几乎没有一件事不让他们急的。

  一路小跑着去教室,一路小跑着回办公室,没坐一会儿,突然想起什么,又一路小跑着去找学生。这件事没做完急着做另一件事,这个活动没结束急着布置下一个活动,刚才还为学习着急,这会儿又为纪律着急。晚上放学前一群教师等在教室门口急着留作业,早晨上课前还是这群教师等在教室门口急着收作业。下班之后,教师像是从战场上归来的士兵,精疲力尽,只想和床亲密接触。

  “老师不老”现象在基础教育日益严重。老教师越来越不“吃香”,学校成了年轻人的天下。众多年轻教师被推到关键岗位,成为学校的顶梁柱,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就年龄而言其实并不老)退居幕后,做一些辅助性工作。在我看来,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那些老教师,他们宝贵的经验是“牺牲”了一批批的学生积累下来的,是任何培训和书籍都无法给予的最鲜活的知识,但因为离开教学岗位而无用武之地。

  我在很多学校发现这种情况,一群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图书馆、实验室、教务处等部门“打杂”,而一群懵懵懂懂的年轻教师在前线奋力“拼杀”。因为缺少老教师的引领,有些年轻人意气用事,不仅把自己弄得头破血流、意志消沉,也把学生和家长搞得晕头转向。为什么很多老教师选择急流勇退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适应不了当下教育火急火燎的节奏,经验有余但精力不足,或是用教师们自己的话说:当代教育拼的是体力。

  张文质先生首次明确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他用诗意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教育的理想图景:教师慢慢的教,学生慢慢的学,生命按照其自有的规律慢慢成长。为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教师群体人格具有慢的特点,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中都认为教育不能太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太快就不是教育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吃不成胖子,这些最朴素的道理几乎人人都懂,而它们才是教育的最基本规律。

  飞速发展是当今时代最的特征,它形成一股巨流,裹挟着人们匆匆忙忙地追赶时代的步伐,几乎每个人都有被时代抛弃的恐惧,都急着往前冲,教育也不能幸免。教育急着搞改革,学校急着创特色,教师急着出成绩,家长急着上名校,学生急着得高分,与教育有关的各个群体都表现出急于求成的样子,都有只争朝夕的感觉,他们相互施压,形成一个巨大的加速器,每个人都在高速运转。校园里到处是忙忙碌碌的身影,再也看不到慢悠悠的教师。

  能不能慢下来呢?这是我一直在琢磨的事情,几乎所有的人都告诉不能,理由非常充分,但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样急匆匆的赶路,丢下和错过的不仅仅是美好,迎来和得到的也与美好无关。

  但是,每个人都是无辜者吗,都只能无奈地接受吗?

文章关键词: 教师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