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5河南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2015-04-22 14:34:00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2015河南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汇总

第四章 文化素养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考生文化素养方面的能力。要求考生熟悉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的科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以及的艺术鉴赏知识。本章 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和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 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在复习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客观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第一节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提要

  1.中国历史重要事件;2.世界历史重要事件;3.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速记

  一、中国历史重要事件

  (一)原始社会

  1.原始人群

  ①元谋人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②北京人

  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被命名为“北京人”,距今约50万年。

  2.氏族公社时期

  ①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在距今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繁荣时期,其中最能反映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面貌的是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位于今陕西西安半坡村,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古人类遗址。河姆渡遗址位于今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是距今约7千年前的古人类遗址。

  ②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1928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龙山镇(今属山东章丘市)发现了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黑陶和其他器物,故龙山文化也称为“黑陶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泰安地区大汶口,距今四五千年,处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二)农业社会

  1.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夏一西周)

  (1)夏朝

  约公元前21世纪,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商朝

  ①盘庚迁都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毫(今河南商丘)。商的第二十位王盘庚,挫败了大多数贵族,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

  ②甲骨文的出现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代的文字主要是刻记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上,其中以刻记在甲骨上为最多,刻记在甲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③武王伐纣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乘商朝内乱,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纣,激战于商都郊外的牧野,商兵阵前倒戈,引周兵攻入商都,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

  (3)西周

  西周分封始于周武王,为了巩固统治,成王时大规模分封诸侯。分封的原则与对象是根据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功劳的大小,其前提是承认周王的统治。通过分封制,西周将政权和族权合一,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权威和财产的继承权,建立起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

  2.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东周一秦)

  (1)春秋战国

  ①“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

  ②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发生于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其内容主要是: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建立县制;奖励耕织, 禁止弃农经商。秦国经过这次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废除了旧制度,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③“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我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 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秦

  ①秦统一六国

  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实现统一,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和健全****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 《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后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③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动摇了秦王朝统治。

  3.封建制度的巩固到灭亡时期(汉一清)

  (1)汉

  ①楚汉之争

  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以项羽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死、刘邦胜利而结束。

  ②文景之治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宽刑减政,轻徭薄赋,提倡节俭。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安定生活、生产,国库财政充裕,国家由贫变强,史称“文景之治”。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只提倡儒家学说,禁止其他各家思想的传播,实行了思想的统一;宣扬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神化了皇帝;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学培养贵族子弟,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④张骞通西域

  为了加强同西域各国的往来,汉武帝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⑤汉匈和亲

  汉匈和亲是西汉政府对少数民族势力匈奴的最主要策略。

  ⑥王莽改制

  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

  ⑦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⑧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三国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自立为帝,定都洛阳,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国。222年,孙权建吴国,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3)西晋

  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混战,前后历时l6年。其最终结局是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这场动乱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

  (4)东晋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

  (5)南北朝

  北魏孝文帝为了加强统治,吸取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决心开始进行改革。这些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6)隋

  ①科举制

  隋文帝和隋炀帝统治时期,改革官制,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创立科举制。

  ②开凿大运河

  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当时世界上的巨大工程之一。

  (7)唐

  ①贞观之治

  从627年至649年,是李世民统治的贞观年代。在此期间,君臣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开创了唐代繁荣昌盛的局面,因而被誉为“贞观之治”。

  ②玄奘西行

  玄奘是唐朝高僧,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西行前往佛教圣地求取佛经精义。玄奘从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并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完整记录下来写成《大唐西域记》,该书也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③武则天改唐为周

  690年,武则天废掉唐睿宗,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④文主入藏

  唐朝文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

  ⑤鉴真东渡

  唐朝时,高僧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

  ⑥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朝,平息了统治集团内部动乱,稳定了政局;任用姚崇、宋璟为相;重视地方官员人选。在唐玄宗的治理下。社会政治比较安定,生产继续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期,史称“开元盛世”。

  ⑦安史之乱

  这场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

  ⑧黄巢起义

  公元875年,王仙芝、黄巢先后在河南、山东起义。881年,起义军攻占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黄巢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统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

  (8)五代十国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东京(河南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9)宋

  ①杯酒释兵权

  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此次事件史称“杯酒释兵权”。

  ②澶渊之盟

  1004年,辽发动了对北宋的大规模进攻,宋真宗御驾亲征,在澶州重挫辽军。双方开始了议和活动,经过反复磋商,于当年12月订立和议,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澶渊之盟”。

  ③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即位后,锐意改革,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成效。

  ④靖康之变

  1126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于第二年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去,掠走了大批的文献典籍和珍宝器物,北宋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靖康之变”。

  (10)元

  ①元统一中国

  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亡,后元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自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和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促进了全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马可·波罗游历中国

  马可·波罗是l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③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是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又因其烧香聚众,亦称“香军”。原属红巾军的朱元璋独树旗帜,1368年正月,在南京称帝,建元洪武,国号大明。

  (11)明

  ①明成祖迁都

  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正式迁至北京,改北京为京师,改应天府为南京,成为留城。

  ②郑和下西洋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③戚继光抗倭

  明中期海防松弛,中国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倭寇的袭击和骚扰。为保护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戚继光受命抗倭。至1566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保证了边疆的稳定。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击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投降,郑成功及其后代收复台湾。康熙年间施琅攻克台湾,清政府设立台湾府。

  ⑤李自成起义

  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已经发展到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新水平。

  随着农民起义的不断发展以及东北满族的兴起与壮大,1644年3月,明崇祯帝吊死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今景山)。明朝灭亡。

  (12)清

  ①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ll5年。

  ②文字狱

  文字狱是指封建社会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皇帝和他周围的人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严重者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甚至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遭满门抄斩乃至株连九族的重罪。文字狱历朝皆有,但以清朝最多。

  ③册封****喇嘛

  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帝接见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并赐予“****喇嘛”封号。康熙皇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 后,历代****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同****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 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

  ④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8年12月,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共收缴英国鸦片2万余箱、美国烟贩鸦片1500余箱。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使禁烟运动达到最高潮。

  ⑤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奴役的开始,也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⑥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约两万人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 败。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动,它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其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几千年来农民的理想追求,《资政新篇》是 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⑦英法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人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英法侵略军到达圆明园后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烧毁了圆明园。

  ⑧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士,认识到先进的西方武器和科学技术对维护清朝统治的作用,掀起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以巩固清朝统治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是参与和提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⑨戊戌变法

  1898年光绪皇帝接受维新派的变法主张,于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推行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各个方面的新政。以 慈禧太后为首操纵着清廷军政实权的满清守旧派,坚决反对变法维新,于9月21日发动宫廷政变,幽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等变法六君子,废除大部分新政。变法 新政只实行了103天就宣告结束,史称“百日维新”。

  ⑩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0年6月,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匈帝国八国联军30000多人,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l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俄、德、日、法、美、意、奥、荷、比、西11个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三)工业文明

  1.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宣告清王朝****统治结束。辛亥革命****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易名《新青年》),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五四”运动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中国在巴黎和会中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等正当要求。但会议置之不理,还作出将 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的决定。消息传来,举国愤怒。5月4日,北京3000多学生汇集******前,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 青岛,,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学生游行队伍行至曹宅,痛打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给 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学生的游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支持,通过上海的罢工、罢市、罢课运动,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 程度的响应,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4.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5.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决定国共合作,而国共合作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党内合作。******一大的召开,标志着******改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统治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的新阶段。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

  7.红军长征

  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l934年lo月开始长征。l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8.“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之后中国东北全部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9.“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称丢失一名士兵,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史称“七七”事变,拉开了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

  (四)现代文明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年一1956年)

  (1)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2)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到1953年夏,美国干涉朝鲜内政。并把战火燃烧到中朝边境。为了保家卫国,中国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为动员一切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标志着总路线的最终形成。

  (4)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部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3年起,我国全面展开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主要的所有制形式。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 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转 变,因而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了。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随后,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9)香港、澳门回归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主权。

  (10)党的会议

  ①中共十二大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1982年9月十二大: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中共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的基本路线

  1987年10月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展开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指出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并以此为立论基础,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建设的基本纲领,初步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③中共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10月十四大: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中共十五大与邓小平理论

  1997年十五大:明确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 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⑤中共十六大与“三个代表”理论

  2002年11月十六大提出三大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十六大的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 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与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内 涵,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世界历史重要事件

  (一)人类的起源

  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人类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南方古猿阶段。(2)能人阶段。(3)直立人阶段。(4)智人阶段。根据目前已发现的人类化石证据,南方古猿是已知最早的人类。

  (二)古代史

  1.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

  埃及位于非洲东部尼罗河下游,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7500年,埃及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开始出现。公元前4500年前后,埃及 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完成了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私有制开始产生。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初步统一埃及,逐步建 立起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叫两河文明或两河流域文明,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发展起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而苏美尔人则是这一文明的伟大创建者。

  3.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明

  雅利安人从中亚高原南下侵人印度,逐渐征服了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逐渐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阿育王在位时,征服了除半岛南端以外的整 个印度,在印度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在雅利安人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公元 前6世纪,释迦部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公元前3世纪佛教被国王定为国教,阿育王在位时,佛教开始广为传 播。

  4.《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

  5.特洛伊战争

  特洛伊战争是希腊为争夺特洛伊的重要地理位置和贸易权益联合赫梯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6.梭伦改革

  “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对雅典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7.大流士改革

  大流士改革是公元前522一前485年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为巩固波斯人统治和自己的****政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8.马拉松之战

  马拉松战役是公元前490年强大的波斯帝国对雅典发动的战争。雅典利用地形靠智谋获得了胜利。

  9.古希腊哲学的诞生

  西方哲学的历史从古希腊开始,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

  10.伯罗奔尼撒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战争,以斯巴达胜利而结束。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强烈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

  11.奥林匹亚赛会

  到公元前766年时,希腊规定每隔4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一次竞技大会,也就是运动会。这就是最初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的竞赛项目只是200码(大约182米)短跑,最受观众欢迎的是驾着马车赛跑的项目。

  12.罗马帝国的兴起与崩溃

  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5世纪初,日耳曼人部落纷纷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定居,西罗马帝国四分五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被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度在西欧的崩溃。

  13.基督教的创立与传播

  耶稣创立的基督教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宗教之一,在西方精神世界里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而且在两千年的历史中,对西方政治、文化、建筑以及艺术产生巨大影响,自耶稣创立基督教以来,人类历史和思想尤其是西方人的思想和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14.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蛮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

  15.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

  16.拜占庭帝国的崩溃

  拜占庭帝国(395年一1453年),又称东罗马帝国。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北非地中海沿岸,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攻入君士坦丁堡而灭亡。

  (三)近现代史

  1.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1488年,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继续前行,终于到达了印度。

  1492年,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抵达美洲。麦哲伦率领的船队沿着哥伦布开辟的航路,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首先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被誉为“文学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被誉为“美术三杰”。

  1517年,罗马教皇以修建教堂为名,印制大量赎罪券向教民兜售。这种搜刮民财的无耻行径激怒了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他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荒谬,从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圈地运动

  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 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4.眉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一场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18世纪中叶,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5.彼得一世改革

  18世纪初期的彼得一世改革是当时俄国社会提出的要求,也是俄国历史本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6.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是指从以手工业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手T场过渡到采用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厂的过程。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引起了纺织业的连锁反应;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织布效率40倍;经过长期研究,詹姆士·瓦 特制成改良蒸汽机,用来发动纺织机,人类自此进入“蒸汽时代”。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出了第一艘汽船;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机车。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人类发展史上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7.美国独立战争与建国

  1776年7月4日,由资产阶级民主派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正式发布,正式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1789年1月,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同年4月,华盛顿在纽约宣誓就职,组成联邦政府。

  8.纽约股票交易所

  纽约股票交易所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有价证券交易市场。在美国证券发行之初,尚无集中交易的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大都在咖啡馆和拍卖行里进 行,1792年5月17日,24名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和威廉街的西北角一咖啡馆门前的梧桐树下签订了“梧桐树协定”,这是纽约交易所的前身。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起义者冲向巴士底狱——****统治的象征,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1789年8月26日,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宣言》。它规定了资产阶级社会的自由、平等、天赋****等基本原则;提出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还宣布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伟大的、最彻底的一次革命。法 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结束了法国1000多年的封建统治,而且动摇了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的封建制度基础,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世界意义。

  10.拿破仑帝国的兴亡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在法国建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拿破仑上台后,同俄国人讲和,与奥地利人缔结《吕内维尔条约》, 与英国也达成了和平协议。1813年10月,法军在“莱比锡会战”中被击溃。第二年4月,拿破仑宣布退位,被流放到意大利海岸附近的厄尔巴岛上。

  11.滑铁卢之战

  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1815年6月18日.法军和英普联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决战。由于种种原因,英普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拿破仑帝国覆灭。

  12.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彻底****了西班牙和葡萄牙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独立以后,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共和国,拉丁美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3.1848年欧洲革命

  1848年欧洲革命是指1848--1849年主要发生在法国、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

  14.欧洲神圣同盟的瓦解

  神圣同盟是1815年9月,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三国君主打败拿破仑后缔结的同盟,目的是维护君主政体,反对法 国大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理想。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欧洲1848年革命的冲击下,同盟瓦解。神圣同盟实际上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维护君主**** 政治秩序的君主互助同盟。

  1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6.沙俄争夺世界霸权

  俄罗斯帝国(1546—1917年),通常简称为俄国或沙俄。1546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沙皇俄国诞生。后领土不断扩张成为全球帝国,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共记304年,1917年因二月革命灭亡。

  17.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和实际上的领袖。它的任务是在国际范围内组织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在工人运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之间建立联系并把它们联合起来,保卫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而斗争。

  19.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成立,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施行了许多重大措施,宣布公社委员会是取代旧政府的唯一政权,实行民主选举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民主制度;公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劳工的法令。这些措施为无产阶级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0.美西战争

  美西战争是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古巴和菲律宾群岛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是美国分别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张的战略基地。

  21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大致可缩短8000一10000千米以上。它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经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际航运水道。

  22.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一l918年11月)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世界规模的战争。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波刺死,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彻底战败而宣告结束。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

  23.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24.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诸国与德国签订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和约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

  25.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曾拥有58个会员国。宗旨是减少武器数量、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

  26.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圣雄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

  27.罗斯福新政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先从整顿金融入手。“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一次局部调整和改良。它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8.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国家轴心国集团。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英美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会晤,签署了《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1945年,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日本政府在8月15日投降,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签署降伏文书,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29.联合国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这一天被定为联合国日。1946年1月,联合国正式开始工作,总部设在纽约。

  30.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

  纽伦堡审判是1945年11月20日到1946年10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国际战争犯罪审判。23名被同盟国认定为 “主要战争犯”中的21人被推上了历史的审判台。东京审判由11国检察官组成的委员会于1946年4月29日向法庭提出起诉书。起诉书控告被告自1928 年1月1日至l945年9月2日期间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确认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者列为甲级战 犯,是对国际法战犯概念的重大发展。

  31.北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标志着美国称霸世界计划的初步形成。

  32.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一l953年7月27日),是朝鲜与韩国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 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953年7月27日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33.欧盟

  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 《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2012年,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 奖。

  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一)天文历法

  1.四象

  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后人也通俗地称四象为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2五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一更——黄昏、一鼓、甲夜——19—21点

  二更——人定、二鼓、乙夜——21—23点

  三更——夜半、三鼓、丙夜——23—1点

  四更——鸡鸣、四鼓、丁夜——1一3点

  五更—平旦、五鼓、戊夜——3—5点

  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四时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5.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6.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2)年号纪年法。

  (3)干支纪年法。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二)古代称谓

  1.年龄称谓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男子三十岁

  不惑:男子四十岁

  知命:男子五十岁

  2.别称

  父母称高堂、椿萱、双亲。

  妻父俗称丈人,雅称岳父、泰山。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老师称先生、夫子、恩师。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堂称寒窗、鸡窗,同学为同窗。

  女婿称东床、东坦、娇客。

  3.讳称

  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三)传统思想文化

  1.秦

  (1)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思想家辈出,学派纷起林立,形成“百家争鸣”,为中国思想文化之源。《汉书·艺文志》列出学派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

  (2)先秦代表思想流派

  先秦代表思想流派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在当时影响 也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儒家说“爱人”,墨家说“兼爱”。思想看似相近,但有差别。儒家“爱人”是“有差等”的,墨家“兼爱”是“无差等”的。

  (3)“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天人关系是中国先秦哲学争论的重要问题。天人关系的核心是人作为主体同他的周围世界客体的关系,也是思维同存在的关系。中国思想家很早就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思考。

  (4)先秦重要著述

  ①六经

  六经指儒家奉为经典的六部先秦著述,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六经亦称六艺。不过“六艺”另外一种含义是指六种基本能力,即礼、乐、射、御、书、数。

  ②《论语》

  孔子弟子编纂,主要记述孔子言行。

  ③《孟子》

  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④《道德经》

  老子著,也有人说此书后人编纂。

  2.秦汉魏晋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借以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2)东汉道教产生

  道教产生于东汉,但是与神仙方术及各种先秦思想有关,特别是奉老子为教主。

  (3)东汉佛教传人

  佛教从印度传人。一般认为是东汉明帝派人访求佛教经卷,以白马驮至洛阳,建白马寺。

  3.宋明

  (1)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起于宋,是宋以后影响中国社会数百年的儒家学术思想。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是“理”。“理”是一种理论抽象,其概念内涵复杂。

  (2)宋明理学代表人物

  程朱学派指北宋程颐、程颢和南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并成为集理学大成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

  4.清

  (1)顾炎武

  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代表作为《日知录》,反映了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其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2)戴震

  清代思想家,对程朱理学持批判态度,其代表作为《原善》,梁启超、胡适称之为近代“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

  (3)严复

  清末启蒙思想家,积极介绍西方思想,其翻译的《天演论》,将进化论思想引进中国。

  (4)康有为

  近代中国推进思想变革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戊戌变法奠定理论基础。

  (5)梁启超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戊戌变法时期重要的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饮冰室合集》。

  (四)古代地理

  1.中国

  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2.中华

  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3.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4.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5.五岳

  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6.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嵋山。

  7.山水阴阳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五)传统科技文化

  1.四大发明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2《九章算术》

  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专著,成书于东汉初年。

  3.《黄帝内经》

  春秋战国时即成书,是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

  (六)传统艺术

  1.书法

  书法讲究线条、对称、变化、章法、风格美等。

  2.“书圣”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兼善隶、草、楷、行各体。

  3.“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严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频。

  4.“岁寒三友”

  中国绘画中常以“松、竹、梅”为题材。

  5“四君子”

  中国绘画中常以梅、兰、竹、菊为题材,寓意“高洁”等。

  6.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7.昆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有六百多年历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

  8.京剧

  清代道光年间,在各种戏曲声腔影响下形成的新剧种,近代以来发展很快,成为中国传统代表剧种。

  9.武术

  《辞海》的解释为“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武术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10.少数民族传统艺术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留存下来的宝贵的传统艺术作品,包括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和民间工艺,比如蒙古族民间乐器、维吾尔族歌舞,藏戏和唐卡等。

  (七)科举制度

  1.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2.科举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 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 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3.及第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4.进士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5.状元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6.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 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都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7.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8.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9.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10.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八)传统习俗

  1.春节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 “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 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 广为流行。

  2.元宵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3.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人诗的。

  4.端午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 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5.中秋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 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 观潮、吃月饼等。

  6.重阳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7.十二生肖

  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

文章关键词: 河南 考点 资格证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