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5教师资格证《初中教育学》考点:教育与教育学

2015-03-23 16:21:19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 育,是教育者根据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判)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前制度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特点:①教育主体确定;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制度化教育又称“学历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第一个颁布但未实施),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 卯学制”,颁布并实施)。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库姆斯、伊里奇。

  (简答)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⑴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⑵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⑷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⑸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⑹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古代教育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以吏为师, 官师合一,学在官府”)。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判)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一是礼;二是乐;三是射;四是御;五是书;六是数。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使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汉武帝以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31年(1905)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西欧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

  (多选)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①阶级性 ②道统性 ③****性 ④刻板性 ⑤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⑥等级性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以人性反对神性,以平等友爱反对等级观念,反对禁欲主义。 近代教育的变化特别表现在: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简答)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当代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⑴教育的终身化 ⑵教育的全面化 ⑶教育的民主化 ⑷教育的多元化 ⑸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㈠中国古代:①《论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 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② 墨翟以“兼爱”和“非功”为教。 ③道家“道法自然”,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教育。 ④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章。《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 学为先”。要求“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里发展特点“学 不躐等”即循序渐进。

  ㈡西方古代: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又称产婆术、反诘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是唯心主义者,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亚里斯多德唯物主义者,最早提出主张按照儿童心里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着作 《政治学》

  ㈠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奠定了基础。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泛智教育”。班级上课 制,教是为了不教,最早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㈡卢梭作品为《爱弥儿》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 ㈢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教育者对儿童施加的影响,必须和儿童的本性一致。 ㈣洛克提出着名的“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 ㈤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为标志。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代表。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着作。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 础上;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 点。 ㈥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被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也是成长,主张“在做中 学”;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着称。 ㈦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是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

文章关键词: 考点 资格证 教育学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