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1年河南检察院招考经济与科技常识(2)

2011-03-30 08:20:06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经济常识(二)

  一、政治经济学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一,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英、法、德等国的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它本身固有的矛盾日益暴露,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第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革命实践呼唤着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第三,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材料,或者说构成了理论来源。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前人的一切优秀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2.商品经济

  (1)商品经济定义

  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称,是指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产生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偶然的交换;当发生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时,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后来发生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从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进而产生了货币,出现了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长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经济。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

  ①社会分工。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每个生产者固定地从事某一具体劳动,劳动具有单一性和独立性;各自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自不同的产品。同时,每个生产者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为了满足生产者各自的需要,彼此之间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对方的产品,由此就产生了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各自劳动产品的必要性。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不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不能无偿地占有对方的产品,彼此要取得对方的产品,必须通过等价交换,即把各自的产品作为商品来交换。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中,生产产品的劳动是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私人劳动的产品。这种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是作为商品互相对立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是由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性质决定的。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是各种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不同经济实体,它们之间也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发生商品交换关系,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条件,决定了劳动产品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其劳动的物质承担者,决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经济交往关系的实现形式。

  3.商品

  (1)商品的定义与属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3)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指的是当一种产品在进行交换时,能换取到其他产品的价值。交换价值在马克思的学说中,是物品借着一种明确的经济关系才能够产生出的价值,也就是说,经济关系乃是交换价值的背景。交换价值只有在一个产品在进行交换时,特别是产品被作为商品在经济关系中出售及购买时,才具有意义。

  (4)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使用价值就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交换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又是不同的、矛盾的。首先,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其次,使用价值是永恒的范畴,交换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再次,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最后,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取交换价值,不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商品消费者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5)商品价值和价格

  任何使用物品都有价值。价值通过不同的使用价值形式表现出来。交换价值本质上属于使用价值范畴,它是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具有二重性。抽象交换价值连接商品价值,商品价值形式采取抽象交换价值;具体交换价值连接价值量或价格,价格是具体交换价值的货币形式。商品价值与商品价格的关系就是抽象交换价值与具体交换价值的关系。在深层次上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也就是个人具体劳动与社会抽象劳动的关系。

  4.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生产是社会生产,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因而商品的价值量也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关系,生产商品时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也就越大。

  (2)劳动生产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在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上,要把握以下几个关系:

  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商品的价值量是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不变,这是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的。

  ③商品价值量的决定还与劳动的复杂程度有关。复杂劳动可以是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要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量。

  例题:(2006年浙江省第89题)

  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论是国际贸易的三个基本理论。其中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  )提出的。

  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休谟 D.梅奥

  【解析】优势理论,指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因此各国应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 亚当?斯密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他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在对其理论的论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在他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的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优势论”。故选B。

  5.货币

  (1)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统一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上,一般等价物曾由一些特殊的商品承担,随着社会的进步,黄金和白银成了最适合执行一般等价物职能的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或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物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货币的五种职能分别是: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3)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4)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它是指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并不是商品经济中唯一的经济规律。商品经济中有许多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基本的规律。

  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同其他任何规律一样,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实际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不一致却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生变动。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page]

  二、西方经济学

  1.发展阶段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

  (1)古典经济学。从17世纪中期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止,包括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李嘉图、西尼尔、穆勒、马尔萨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这一阶段以亚当?斯密为代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被称为经济学上的第一次革命,建立了以自由主义为中心的经济学体系,这标志着经济学的诞生。古典经济学代表性的教科书是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这一教科书流行了20年。

  (2)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 世纪30年代为止,包括英国经济学家杰文史、马歇尔、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瓦尔拉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被称为经济学上的第二次革命,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是其代表性的教科书。

  (3)现代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包括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琼?罗宾逊、斯拉伐,以及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和卢卡斯。其中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产生,该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的《资本论》被人们称为改变世界历史的四大著作;而萨缪尔森在1948年开始发行的《经济学》至今已出第16版,是一本很好的现代经济学教科书。

  2.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2)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说。需求带动理论主要集中于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可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经济供应力(其潜在输出)相关。这点在政府(可能于对外战争或内战期间)印行超额的货币引起金融危机时特别鲜明,有时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使得物价飞涨(或达每月上涨一倍的程度)。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此模型在物价稳定度与失业率之间权衡,故为将失业率降至最低,可允许程度的通货膨胀。

  例题:

  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

  A.失业率上升 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C.失业率下降 D.失业率波动不定

  【解析】经济学中有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和拉佛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关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曲线。1957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近100年的资料作出了一条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互相替换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故选C。

  3.拉佛曲线

  拉佛曲线是一条关于税率和税收收入的抛物线。当税率为零是,税收量也为零,税率比较高,税收收入比较多,但是当税率一味地,这个曲线就掉头向下,税收的税率到百分之百时,税收收入又降回到零。

  一般情况下,税率会导致税赋增加,企业利润减少,企业家积极性降低,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高的时候,往往失业率较低。但这也有例外情况,如美国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滞胀”,出现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

  例题:

  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税率通常将(  )。

  A.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税收管理的效率

  【解析】根据经济学原理,税收将使投资的收益率降低,从而达到抑制投资的目的,而投资减少,则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故选B。

  4.需求

  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增加。“薄利多销”,“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所以,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减少。中国有句古语叫“谷贱伤农”,意思是指丰收了,粮价下跌,农民的收入减少了,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由于丰收而造成粮价下跌,并不会使需求量同比例增加,从而总收益减少,农民受损失。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总供给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总供给曲线有三种情况:第一,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种水平的总供给曲线称为“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在这种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价格水平不变;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而价格水平也不变,即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只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同方向变动。第二,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这种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在这种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也上升,总需求的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也会下降,即总需求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第三,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种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在这种总供给曲线时,由于资源已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所以总需求的增加只会使价格水平上升,而国民收入不会变动,同样,总需求的减少也会使价格水平下降,而国民收入不会变动,即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方向变动,而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

  例题:

  下列有关需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是消费者的偏好

  B.奢侈品的需求较富有弹性,而低档商品的需求较缺乏弹性

  C.替代商品的价格越高,数量越少,消费者对本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

  D.互补商品的价格越高,数量越少,消费者购买本商品的数量就越少

  【解析】消费者的偏好程度上影响了需求量,但并不是最大的影响因素,A项说法过于。需求弹性是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反之,该物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根据经验,我们可以说出某些物品的需求弹性的一般规律——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有相似替代品的物品往往富有弹性。据此,B、C、D正确。故选A。

  5.边际效应

  一个市场中的经济实体为追求最大的利润,多次进行扩大生产,每一次投资所产生的效益都会与上一次投资产生的效益之间要有一个差,这个差就是边际效益。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他的增加超过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减少。

  例题:

  在农业部门中所存在的“肥田出瘪稻”现象体现的是经济学中的(  )。

  A.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B.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C.规模报酬递减 D.机会成本原理

  【解析】“肥田出瘪稻”体现的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故选B。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