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2010年河南法院、检察院招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
第一部分 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首先,邓小平理论是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产物。
近代,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精神批判,产生了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开端;马恩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思想成果,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一般规律,找到了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其次,当代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时代特征,要求社会主义顺乎世界潮流,反映时代变化,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大背景。
2、邓小平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十二大以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及时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
十二大到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三大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阐述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取得的成果,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任务、动力、条件、步骤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问题,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做了全面的概括和论述,并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至此,邓小平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二者的共同要求是:人的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实际,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首先,我国已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
其次,我国尚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述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7、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其次,就我国来说,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最后,发展生产力,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
8、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判断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人民的生活水平。”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特征:企业的自主经营,资源配置的市场性,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管理的法制性,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市场竞争的平等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手段的长处。
(4)在政治制度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11、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
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了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十五届四中全会同时指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3)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推动企业科技进步;(6)全面加强企业管理;(7)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8)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10)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和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 经营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的形式:个人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
(1)产权清晰
主要是由法律明确界定出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权利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利,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2)权责明晰
指所有者(出资者)同企业经营者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据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3)政企分开
企业和政府之间不存在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4)管理科学
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系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建立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除了全面理解和把握以上四条基本特征外,还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①继续推进政企分开;②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③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④面向市场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3、市场体系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市场体系内部各类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要使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发挥,必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14、市场体系中的各类市场
(1)商品市场
狭义的商品市场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交换场所,其主要功能有:为商品交换的实现提供条件;评价商品;影响供求。商品市场主要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消费资料市场的特点:多样性、层次性、分散性、流动性。
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以中间产品的交换为主;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变化小但需求量大;需求相对稳定,决定了生产资料市场有可能相对集中和相对独立,有利于发展期货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的功能:制约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制约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结构;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
(2)金融市场
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货款的吸收和提取,货款的发放和收回,投资资金的筹集等一切与货币流通有关的活动。
金融市场的主要作用:引导资金合理配置资源;聚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影响利率实现宏观调控;提供竞争改善经营管理。
(3)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进行流通和交流的场所。其作用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上流动的是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供求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在于: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具有流动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双向选择性。
(4)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的市场组织形式主要有六种:
A.土地的一级市场。由国家采取公开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出售或划拨土地使用权。
B.房地产开发市场。主要包括资金筹措和建筑施工两大环节的活动。
C.房地产交易市场。指有组织、有领导建立的有形房地产交易市场。包括所有与房地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如集资建房、房屋互换、房地产信托代办、新房出售和预售、旧房的买卖和租赁。
D.商品销售市场。有两种形式:房屋产权出售;房屋使用权的转让。
E.房地产金融市场。
F.涉外房地产市场。
(5)技术和信息市场
广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技术商品的开发、应用和流通的全过程;狭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的场所。
(6)期货市场
狭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期货交易的场所,即期货交易所;广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构成期货交易的全部要素,包括交易所、经纪公司、结算所、期货交易者等。
15、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宏观调控体系与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
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党的十五大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7、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纲领,起到补偿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功能。
(2)社会救助。其目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纲领。
(3)社会福利。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是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纲领。
(4)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
(5)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纲领。
18、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完善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深入、扎实、持久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
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互质问题。
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是:必须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对“斗私批修”、“大批判”的错误作法。
21、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
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
22、一国两制的形成和发展
1979年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时表示:“只要台湾和大陆统一,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生活方式和现行制度。”首次表达了一国两制的思想。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对关于恢复香港主权问题,明确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
1984年第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一国两制”作为基本国策。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 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历史关头,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 ( )
A. 《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B. 《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
C. 《视察上海时的谈话》
D.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 在( ),由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失误,我党提出两个阶段、两条道路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导致了阶级斗争扩大化。
A. 党的八大上 B. 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
C.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4. 在( )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A. 毛泽东 B. 薄一波 C. 邓小平 D. 陈云
5. 新中国建立之初,( )提出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战略构想。
A. 邓小平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 发展生产力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
A. 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C. 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 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8. 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高纲领是( )。
A. 社会保险 B. 社会福利 C. 社会救助 D. 社会优抚
9. 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实现国家统一
C. 加强民族团结 D. 增强民族凝聚力
10.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
A.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 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C. 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D. 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
二、多项选择题
1.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因为( )。
A. 毛泽东在延安时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B.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C. 它是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D. 它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
2. 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 ( )。
A.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 没有固定的模式
D. 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优秀成果
3. 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和实践中,历史上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以“左”为特征的错误,其基本经验教训是 ( )
A. 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
B. 对本国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认识不足
C. 实行了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路线和政策
D. 坚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
4. 为了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我党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战略政策,主要有( )。
A. 确立战略重点,以重点带动全局
B. 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C. 部分先富带动共同富裕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5. 2010年的主要目标是( )
A. 建成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B.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C. 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6. 关于经济纠纷,正确的说法是( )
A. 经济纠纷是不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决定、调控等经济手段解决的?
B. 有些经济纠纷可以由司法机关来调解和裁决?
C. 对于那些经济纠纷违反计划、撕毁合同和破坏经济秩序的,要给予法律制裁
D. 经济纠纷常常发生于国家机关和经济组织机关、经济组织与经济组织机关、经济组织与公民个人之间
7. 关于货币政策,正确的说法是( )
A. 货币政策就是通过调整货币的需求量,使货币的需求量和供应量相适应,从而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B. 货币政策的总目标是保持经济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C. 现实中存在着均衡的货币政策、比较“松”的货币政策和比较“紧”的货币政策三种不同的货币政策
D. 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社会总需求不足,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 )
A. 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B. 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C. 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 所指的“量”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9. 当代世界的主题是( )
A. 和平 B. 发展 C. 稳定 D. 裁军
10.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式是( )
A. 对外贸易 B. 利用外资
C. 全盘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取代民族经济 D. 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D 3. B 4. C 5. C
6. C 7. B 8. B 9. A 10. D
二、多项选择题
1. BCD 2. ABCD 3. ABC 4. ABC 5. BC
6. BCD 7. BC 8. ABCD 9. AB 10. ABD
文章关键词: 2010河南法院招考 2010河南检察院招考 公共基础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