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语句表达5题

2020-03-23 17:03:28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1.

  ①我们之所以要隆重纪念阿尔伯特·爱因斯坦,②不仅是因为他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③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真理和社会而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④是鼓舞我们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力量。

  对这段话的逻辑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

  A.②与③之间是递进关系

  B.①与④之间是承接关系

  C.③与④之间是并列关系

  D.①与②之间是因果关系

  2.

  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必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领域的隐患,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惩处体制机制。

  B.通过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

  C.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下,传扬出去,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声誉。

  D.对采用电脑摇号择校的做法,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不少有识之士建议实行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所处学区来确定。

  3.

  叔本华一生为噪音所苦,并举歌德、康德、李克登堡等人的传记为例,指出几伟大的作家莫不饱受噪音折磨。其实不独作家如此,一切需要思索,甚至仅仅需要休息或放松的人,皆应享有宁静的权利。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论调,认为好静乃是听觉上的“优洁癖”,知识分子和有闲阶级的“富贵病”。在这种谬见的笼罩之下,噪音的受害者如果向“音源”抗议,或者向第三者,例如警察吧,去申冤投诉,无人理会。“人家听得,你听不得?你的耳朵特别名贵?”是习见的反应。所以制造噪音乃是社会之常态,而干涉噪音却是个人之变态,反而破坏了邻里的和谐,将不见容于街坊。诗人库伯说得好:“ 。”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聒噪的人总是颠倒黑白

  B.吵闹的人总是理直气壮

  C.人啊,保护好你的耳朵

  D.爱好清静,是你的罪证

  4.

  最近媒体披露一些 建言:经济犯罪死刑对腐败威慑有限,建议逐步予以(废除)。

  从给出的四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替换括号内的词语,使原句的意思保持不变。( )

  A.剪除

  B.舍弃

  C.废止

  D.废弃

  5.

  一个普遍的说法是,人类能辨别1万种不同的气味,一只猎犬的鼻膜上有2.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端上皮和它的气味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能捕捉气味分子的蛋白。气味受体蛋白共300多种,分别负责不同的气味分子,可以产生大量组合,形成大量的气味模式, 。而且我们的嗅觉很容易训练,短期内可见惊人成效,在实验中,如果暴露在单一的花香中,人只要3分半钟,就能极大对这种花香的辨别能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也就是人类能够辨别1万种不同气味的原因

  B.这些气味信息直接进入嗅觉皮层还会影响人的情感反应

  C.因此对人类来讲嗅觉仍是第一大感官知觉

  D.但是不同的人对这些气味模式的敏感程序有所不同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语境中句子理解的能力。

  理解文段整体结构要从关联词入手,“①之所以……,②不仅是因为……,③而且还因为……是……,④是……”,由此可以判断,①是结果,②③④都是原因;第二层②和③(不仅……而且还)是递进关系;第三层③和④之间是并列关系。选项中B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B

  解析:

  A中缺少谓语,应为必须“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有语病;C中“贻笑大方”包含被人笑话的意思,“被人”二字重复,有语病;D中缺少宾语,应为“实行……的方法”。只有B无语病,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B

  解析:

  文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主旨,前两句话是立论,第二句话是中心观点;后面几句话列举了反面观点,倒数第二句话运用归谬法,让我们看到制造噪音反倒有理了,B项最能承接、总结这层意思。A项与前文意思不太衔接得上,前文说的“常态”“变态”颠倒不是制造噪音的人造成的,而是社会默认的;C项与前文脱节;D项表达不出作者的反对态度。所以本题选B。

  4.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替换能力。

  “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剪除”指铲除(恶势力)、消灭(坏人);“舍弃”指放弃、抛弃;“废止”指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废弃”指抛弃不用。与空格搭配的是法令,因此C项的”废止“最符合语境,与”废除“词义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A

  解析: “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形成大量的气味模式”是对文段第一句话的解释说明,而横线部分应填入的句子是对前文的总结,能做为总结句的只有A、D项,D项与后文的“而且”衔接不恰当;A项与第一句中的“人类能辨别1万种不同的气味”相呼应。故本题选A。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