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早就有消息传出,2020年事业单位将完成改革,不少人将其解读为事业单位将会重组,同时取消编制。然而最近各大事业单位又在开始逐渐招人了,看上去大家似乎都不慌。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事业单位改革,有编制的正式工一点也不急,没编制的合同工才会慌。
1.改革并非全面取消编制
首先说明一点是,事业单位改革并不意味着取消编制,每个单位按照实际属性的不同,改革后的结局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熟知的中小学,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而一些公立医院,高校则明确取消编制。其他更多的事业单位,都会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改革。
2.取消编制不等于下岗
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精简机构,效率,使之匹配当前社会发展程度,并不是开除这些人。目前全国共有110多万个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约3000万。这些人很多都已经到了中年,再就业能力并不算强,不可能让这么大一批人陷入失业。就算事业单位改为企业,那也是和国企差不多的性质,明面上说没有了编制,实际上还是一个“铁饭碗”。
3.合同工真的谎
要说事业单位改革哪些人最慌,毫无疑问的就是那些没有编制的合同工了。事业单位之所以要精简机构,效率,就是因为现有体系太过繁杂,而繁杂的原因,合同工占了很大一部分。一个事业单位的合同工数量可能要超过正式工的数量,而且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关系“安排”进来的。事业单位改革后,这些人的去处就难说了,工龄长的有可能继续呆着,不太重要的,可能给一笔遣散费,就自谋出路了。
延伸: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包括政府的职责定位,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对事业单位管理的创新等,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可重点研究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如何明确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职责划分,切实保证政府与事业单位在职能、机构和运行机制上的分开;如何收回和整合事业单位行使的行政职能,实现行政职能的有机统一,规范依法行政行为;如何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减少对事业单位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
二是明确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如何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属性,实施分类改革,将主要承担行政职能和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分离出去;如何从财政投入、税收政策、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方面促进事业单位强化公益属性;如何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的用人权、薪酬分配权、职称评聘权、经费设施使用权、自主运营权等法人自主权。
三是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如何根据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不同,实施分类管理;如何实现政府管理职能和出资举办职能的适度分离;积极探索管办分离有哪些有效的实现形式;如何建立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如何加强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
四是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如何加大投入力度、改革投入方式、完善投入监督机制,形成职权明确、分级负担、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事业单位投入机制;如何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的公益服务责任,举办相应事业单位。
五是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一方面,如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打造政策平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的提供;另一方面,如何加强对社会公益组织行为规范的监管,完善有关收费标准、资产处置、收益分配、服务质量等政策,规范社会力量的公益服务行为。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