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1.2.2)

2021-02-02 14:36:22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一、单选题

  1. “万物皆备于我”是: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此句意为世界上万事万物之理已经由天赋予我,在我的性分之内完全具备了,如果反躬自省,诚实无欺,便会感到莫大的快乐。“万物皆备于我”是个唯心主义,孟子以心为万物之本,“万物皆备于我”,即备于我心。这符合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即把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自我主观精神(感觉、经验、意识、观念)的显现和产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项: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理念、理、精神、观念等),这种客观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物质世界。A项错误。C项: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的物质基础。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C项错误。D项: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2. 以下有关哲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之一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并选错误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认识,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功能,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哲学也有正确错误之分,正确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非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所以说,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之一。A项正确。C项:所有的哲学都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称为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C项正确。D项: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新成果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指导。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离开了哲学的指导,会给具体科学带来不利的影响。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D项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

  3. 《旧五代史•晋书•安置荣传》中记载:“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拒,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哲学意义上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主要体现了:

  A.时间的客观性

  B.时间的性

  C.时间的无限性

  D.时间的一维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观知识。时间的一维性是指时间沿着单向前进,一去不复返。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一旦错过,不会再有此机会。可以体现时间的一维性。因此,选择D选项。

  4. 机器人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具有人类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它是人类根据自己的特征设计和制造的,这表明:

  A.意识并不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D.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实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能够阻碍事物的发展。题中所说,人类根据自己的特征设计和制造出能够模仿人类的机器人,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A项: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机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唯一特性。意识是客观存在于人脑中的反映,高等动物虽然也有以脑为核心的中枢神经系统,但其结构和生理机制远远比不上人脑,二者有质的区别。因此,A项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体现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哲理。因此,C项排除。D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题干中并未体现此项哲理。因此,D项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

  5. 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对立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其中运动对应本题的“变化”,静止对应本题的“不变”,所以变是的,不变是相对的。A项: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所以变化不是世界的本质,A项错误。B项: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观点,运动与静止都是存在的,所以世界上既有变也有不变,B项错误。D项: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观点,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存在的,所以并不是对立的,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6. 总书记指出,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C.既要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D.矛盾双方在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体现了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即要求我们做事情既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A项: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B项: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要求看问题是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题干体现的是“做事情”而不是“看问题”。B项错误。D项: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7.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哲学原理是:

  A.新事物替代旧事物是发展的总趋势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发展是事物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不管经过怎样艰难曲折的道路,新生事物终究是不可战胜的。题干中“新叶”“前波”就是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的“陈叶”“后波”。B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此句本身说法正确,属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原理,但是题干并未体现。B项错误。C项: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此句本身说法正确,属于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但是题干并未体现。C项错误。D项: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此句本身说法正确,但是题干并未体现。D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