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1.2.28)

2021-02-27 18:03:49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1. 古时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个时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子时—黎明

  B. 辰时—日出

  C. 卯时—夜半

  D. 戌时—黄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1时至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寅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3时至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5时至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7时至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9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2. 下列属于王羲之作品的是:

  A.《祭侄文稿》

  B.《自叙帖》

  C.《中秋帖》

  D.《兰亭集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评其书法“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天质自然,丰神盖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等。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是其晚年草书的代表作,人称“天下第一草书”。怀素以狂草著称于世,与张旭齐名,人称“颠张狂素”。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中秋帖》为王献之著作。王献之自幼随父练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在楷书和隶书上有深厚功底,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有“小圣”之称,还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3. “万类霜天竞自由”是毛泽东同志的名句,其体裁是:

  A.七律

  B.古风

  C.词

  D.乐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万类霜天竞自由”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体裁是词。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七律,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A项错误。B项:古风,是一类新型的文化。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调,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经过不断的发展磨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B项错误。D项:“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D项错误。

  4.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

  A.初春

  B.晚春

  C.初夏

  D.晚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朝诗人高鼎的古诗作品《村居》的第三四句。意思是: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初春,又称孟春、早春,是春季的第一个月,常指农历正月,具体指立春至惊蜇期间,意味着温暖,鸟语花香;是植物萌芽生长、动物繁殖、农夫下地播种的季节。所以题干中的两句诗歌描写的是初春景象。因此,选择A选项。

  5. 下列人物与事迹对应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

  B. 隋文帝:修运河,创科举

  C. 唐太宗: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D.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知识并选错误项。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余万百姓,利用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大运河。科举制从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修运河,创科举是隋炀帝的事迹。B项对应错误,但符合题意。因此,选择B选项。

  6.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诗人韩愈,其描写和赞美的是()的美景。

  A. 早春

  B. 初夏

  C. 晚秋

  D. 初冬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意思是: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所以这首诗是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因此,选择A选项。

  7. 在我国文学史上创造了“楚辞”这一诗体的是:

  A. 屈原

  B. 韩愈

  C. 陶渊明

  D. 杜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第二步,《楚辞》主要作者是屈原,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因此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创造了“楚辞”这一诗体的是屈原。A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