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1.3.7)

2021-03-06 14:57:58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1. 实践是人以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活动。下列不符合实践特点的是:

  A.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C.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是人类获得成功的基础,具有必然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并选错误项。ABC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以感性事物为对象的现实的物质活动,因此,实践所具有的直接现实性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第二,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以及方式都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实践又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ABC项均属于实践的特点,不当选。D项,人类通过实践去追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功,但这并不能说明实践是必然的。且必然性也并非实践的特性。D项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

  2.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A.理性认识是人脑对事物的客观反映,感性认识不可靠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C.理性认识是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

  D.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是人本能的反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A项: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合乎实际的感性认识也是可靠的。A项错误。B项,感性认识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内在本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属于认识的高级形式、高级阶段,是人们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B项正确。C项: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没有相对之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C项错误。D项:感性认识是借助于感观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而不是本能反映,理性认识是借助于抽象思维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并非抽象思维的产物。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3.下列选项中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所蕴涵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A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即认识只能在实践中产生。“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意思是不登上高山,不知道天是多么高远;不走进深谷,不知道地是多么深厚。这句话启发我们要注重实践。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所蕴涵的哲学寓意一致。A项正确。B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意思是诗人少年时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虽然乡音没有改,可两鬓的头发已经稀疏斑白了。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的。B项错误。C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意思是不管烈火怎样焚烧,只要春天一到,小草又会生长。强调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项错误。D项:“乐极生悲,苦尽甘来”意思是人生中的悲欢苦乐,有其固有的特性,它们不是的,是相对的。体现了量变在条件下发生质变。D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4.人工智能应用的行业越来越广,不少 指出,人工智能将造就“无用阶层”,给人类文明带来最大的危险。也有 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倒逼人类专业技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从唯物论的角度,认为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理由是:

  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学习不断自身的专业技能,防范风险

  ②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科学防范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

  ③意识能够改造世界,人可以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④人对规律的利用受到条件的制约,对人工智能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人工智能(缩写为AI)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从唯物论的角度,认为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是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学习不断自身的专业技能,防范风险;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科学防范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①②说法正确。③: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并通过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够改造世界”说法本身错误。③错误。④:本身说法正确,但不是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理由。④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下列选项与这首诗哲理相同的是: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知识。A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的、无条件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体现了运动是的。故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故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如神或者精神等,在支配着一切,也就是虽然人可以谋事,但最终还是“天”决定事情的成败。故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统一的整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因此,选择D选项。

  6.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 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②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④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①项:“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说明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不能孤立、片面地看待中国的崛起,①项正确。②项:“中国这头睡狮已经醒了,但这是一直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说明我们走的是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与世界各国都是求同存异(即“和而不同”),而非“同而不和”。②项正确。③项: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一切客观物质的社会性活动。材料未体现“实践的观点”。③错误。④项:辩证的否定,是在事物内在矛盾推动下而进行的自身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发展环节和联系的环节。事物自身的辩证否定,不是对原有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舍弃原有事物中陈旧的、消极的东西,吸取、保留原有事物中积极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并以改造过的形式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所以辩证否定就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材料未体现“辩证否定”的观点。④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

  7.习近 平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是:

  A.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珠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D.事物都具有和否定两方面的特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项,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指在每一种矛盾的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并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正是由于矛盾、矛盾的各方面有主次之分,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方法论上要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抓好“关键少数”,集中力量解决矛盾。A项正确。B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相互区别、相互依存,在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本题中未体现这一哲理和方法论。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本题中未体现这一哲理和方法论。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维持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别物的方面。否定是事物中使其灭亡的方面,即促使一事物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本题中未体现这一哲理和方法论。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