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河南省直事业单位教综试题(试题来自网友回忆)

2021-07-05 14:58:34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一、单选题。

1.

    A. 县管校聘           B. 校管校聘        C. 县管县聘        D. 校管县聘

【解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的管理措施。

2.

    A. 青少年          B. 青年            C. 中年            D. 老年

【解析】《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明确指出,要保障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时间,以青少年为重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干预。

3.

    A. 全国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

    B. 全国中小学校,不包括中等职业学校

    C. 全国大中小学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

    D. 全国大中小学校,不包括高等职业院校

【解析】《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治理的目的为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治理的范围是全国中小学校,包含中等职业学校。

4.

    A. 叶嘉莹           B. 张佳梅          C. 张定宇           D. 谢军

【解析】“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她的故事,值得你讲给孩子听。”这是2月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感动中国组委会对张桂梅的颁奖词。

5.

    A. 教育像什么的问题                     B. 教育怎么做的问题

    C. 教育为什么的问题                     D. 教育是什么的问题

【解析】教育的本质是回答教育是什么的问题。

6.

    A. 孔子             B. 孟子             C. 墨子            D. 韩愈

【解析】“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出自墨子。

7.

    A. 文化传統影响教育规律                 B. 文化传统影响教育方法

    C. 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目标                 D. 文化传统影响教育观念

【解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指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表明文化传统影响教育方法。

8.

    A. 社会功能         B. 政治功能            C. 道德功能         D. 经济功能

【解析】政治社会化反映的是教育的政治功能。

9.

    A. 明主主义教育                         B. 博雅教育

    C. 实验主义教育                         D. 自然主义教有

【解析】王阳明这句话的意思为:“大体上儿童的性情,都喜欢游戏而不喜欢拘束检点,如同草木刚开始萌芽,舒朗畅适就枝条发达,毁坏阻挠就衰败萎缩。现在教育儿童,要使他们向精神振作的方向发展,如此内心喜悦,他的进步自然不能停止。”启示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不可泯灭,要受到尊重、得到发展,体现的是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10.

    A. 6年              B. 8年              C. 9             D. 12年

【解析】我国现行的是9年义务教育。

11.

    A. 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B. 我国人才培养的社会性质

    C. 我国人才培养的阶级立场               D. 我国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

【解析】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容体现了对人才培养素质的要求。

12.

    A. 学校所属的类别不同                B. 它们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层次不同

    C. 学校所在的领域不同                   D. 它们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不同

【解析】中等职业教育: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职业高中)。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专科和本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

13.

    A. 每周不少干4课时                     B. 每周不少于3课时

    C. 每周不少于2课时                     D. 每周不少于1课时

【解析】《意见》规定,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14.

    A. 素质教育是把学生视为教育主体的教育

    B. 素质教育是着力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C.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解析】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发展某方面的特长,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15.

    A. 1956年         B. 1978年          C. 1985年          D. 1999年

【解析】1956年最早提出了美育。

16.

    A. 学校的产生                       B. 教师的产生

    C. 文字的发明                           D. 教材的出版

【解析】学校的出现是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分化出来的一大标志。

17.

    A. 培养专门人才                         B. 开展科学研究

    C. 提供社会服务                         D. 传承传统文化

【解析】开放式教学的典型特点是: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课程、开放的态度、开放的资源运用。提供社会化的服务符合。

18.

    A. 修业年限的公平                       B. 学习内容的公平

    C. 入学机会的公平                    D. 就业机会的公平

【解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权利平等,故本题选C。

19.

    A. 认识过程         B. 情感过程            C. 意志过程         D. 思维过程

【解析】人们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的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不是冷漠无情、无动于衷,而总是带有某种倾向性,表现出鲜明的态度体验,充满着感情的色彩。因此,情感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20.

    A. 感受性       B. 阈限         C. 差别感受性       D. 差別阈限

【解析】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差异量,题干中描述的是差别感觉阈限。

21.

    A. 动静运动         B. 诱发运动            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

【解析】诱发运动是运动知觉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错觉的现象。

22.

    A. 随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有意注意

【解析】无意注意(inadvertentnotice)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事物所产生的注意。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23.

    A. 无意想象         B. 再造想象            C. 创造想象         D. 幻想

【解析】题干中有明显的“诵读”二字,说明这种想象是有依据的,属于再造想象。因此B项正确。

24.

    A. 马卡连柯           B. 布卢姆          C. 皮亚杰          D. 布鲁纳

【解析】这句话是马卡连柯的观点。因此A项正确。

25.

    A. 性格有好坏之分,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B. 性格的可塑性和气质的可塑性都比较大

    C. 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气质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较大

    D. 气质与性格互相影响,气质影性格形成的发展速度,性格可以掩盖或改造气质

【解析】性格的可塑性较大,而气质的稳定性较大。因此B项错误。

26.

    A. 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B.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C. 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都属于教学环境

    D. 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教学设施、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都属于教学环境

【解析】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都属于教学媒体,而不是教学环境。因此C项错误。

27.

    A. 140              B. 150              C. 160             D. 170

【解析】本题考查离差智商的计算。斯坦福-比纳量表提出用离差智商代表人的智力水平高低,其公式为IQ=MA/CA×100,其中MA为智力年龄,CA为实际年龄,所以本题智商为IQ=8/5×100=160。故答案选C。

28.

    A. 强化             B. 消退            C. 暗示             D. 维持

29. 暂缺

30.

    A. 形成联系         B. 分解问题         C. 拓宽问题            D. 常打问号

31.

    A. 左右的潜力可期                       B. 注意对左脑的开发

    C. 注意对右脑的开发                     D. 注意对左右脑的双重开发

32.

    A. 用目光注意该学生                     B. 边讲课边走到该同学旁边拍他

    C. 迅速设置一个问题对其进行提问         D. 提示其同桌同学叫醒

33.

    A. 下定义           B. 讥讽            C. 助产术           D. 归纳

34.

    A. 分组教学制       B. 班级授课制       C. 全班授课制      D. 集体上课制

35.

    A. 语文、数学、英语                     B. 语文、数学、科学

    C. 语文、数学、政治                     D. 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

36. 暂缺

37.

    A. 循序渐进性                           B.

    C. 自然适应性                       D.

【解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指出“教学的一切秩序应该从自然去借来,不能受到任何的障碍”,根据题干表述,符合夸美纽斯的适应自然说,故本题选C。

38.

    A. 师生关系方面强调教育的主动权是教师

    B. 教学过程强调确定的教材内容

    C. 教学方法的运用强调严格的训练

    D. 教学内容上重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

【解析】根据题干表述,ABC属于传统教育教学思想上的主张。D项为新学校运动的主张。故选择D。

39.

    A. 道德与法治密切相关                   B. 思想与政治密切相关

    C. 道德与政治密切相关                D. 思想与法制密切相关

【解析】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仅遵纪守法,而且引以为荣。”题干强调道德与政法的关系,故选C。

40.

    A. 知行统一原则                         B.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C. 长善救失原则                         D. 教育影响的连续性与一致性原则

【解析】题干强调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41.

    A. 各种课外活动和品德课                 B. 各种校外活动和品德课

    C. 各科教学和品德课                     D. 各种少先队活动和品德课

【解析】德育的基本途径为各科教学和品德课。

42.

    A. 课程即社会改造                    B. 课程是文化的在生产

    C. 课程即学习经验                       D. 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

【解析】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他们建议课程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和批判意识方面得到发展,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

 

43.

    A. 2-3人                                B. 4-6人

    C. 6-8人                           D. 9-10人

【解析】其中合作学习的小组最佳人数是6-8人。

44.

    A. 隐私权           B. 教学权           C. 教育权           D. 著作权

【解析】校方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作主使用该教师自编的试卷教案,属于侵犯教师的著作权。

45.

    A. 不断政治思想觉悟                 B. 从事科学研究

    C. 不断教育教学水平                 D. 为人师表

【解析】从事科学研究是《教师法》赋予教师的权利之一,ACD三项属于教师义务或职业道德规范,排除法即可。

46.

    A. 缓聘、续聘、辞聘、招聘               B. 辞聘、招聘、解聘、缓聘

    C. 续聘、辞聘、招聘、解聘            D. 招聘、解聘、缓聘、续聘

【解析】聘用制依其聘用主体实施行为的不同,有以下几种形式:招聘、续聘、解聘、辞聘、待聘。排除缓聘即可。

47.

    A. 基础研究         B. 应用研究         C. 历史研究            D. 预测研究

【解析】历史研究回答的是“过去是怎样的”。

48.

    A. 他坐在地上,不言不语,盯着天空       B. 他坐在地上,眼眉低垂,一动不动

    C. 他坐在地上,闭着眼睛,流着眼泪       D. 他坐在地上,表情沮丧,心事重重

【解析】A、B、C三个选项都是对被观察者外在行为表现的描述,没有加入观察者的主观推测,D选项中“心事重重”是对“表情沮丧”这个外在表现的推测。

49.

    A. 序列量表式       B. 选择式           C. 排序式           D. 是否式

【解析】常用的答案选项形式有:第一,是否式。在给出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两个选项“是”与“否”,“赞同”或“不赞同”或者“喜欢”与“不喜欢”等这样的形式出现。第二,等级量表式,这种形式的备选答案由三个以上构成,按照程度的递增或递减来设计。第三,选择式,让被调查者从提供的互不矛盾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第四,排序式,要求被调查者按的顺序把备选答案排列。本题符合是否式的答案设置。

50.

    A.“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            B.“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C.“应该是什么”或“应该不是什么”      D.“不是什么”或“应该不是什么”

【解析】教育的类型可以分为事实和价值性。事实的基本形式是“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即对客观事物作直接陈述。价值表达事物的人为状态和价值意义,并涉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价值的基本形式是“应该是什么”或“应该不是什么”。

二、多选题。

51.

    A.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B.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C.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在深化改革促进公平上迈开新步

    D.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对标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44条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52.

    A. 工具人           B. 双循环           C. 内卷化          D. 非理性内部竞争

【解析】内卷指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53.

    A. 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 B. 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

    C. 杨贤江1930年出版《新教育大纲》       D. 卢梭1762年出版《爱弥儿》

【解析】卢梭于1762年出版《爱弥儿》,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新教育大纲》。

54.

    A. 教育对象的阶级性                     B. 教育对象的等级性

    C. 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D. 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解析】西周的“学在官府”“学术官守”反映了教育的阶级性,唐代的“六学尔馆”反映了教育的等级性。

55.

    A. 社会教育         B. 学校教育            C. 实体教育            D. 正规教育

【解析】正规教育亦指正式教育,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固定机构与场所、有专职教学人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的训练和培养的教育。一般指纳入学制系统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是实体化的教育。

56.

    A. 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

    B. 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发展的速度

    C. 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课程设置

    D. 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学手段

【解析】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制约着教育的水平、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和人才规格的变化及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57.

    A. 政治能够决定教学方式                 B. 放治能够决定教学内容

    C. 政治能够决定教学过程                 D. 政治能够决定教学效果

【解析】教育部根据疫情情况,提出疫情防控,让学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在内容方面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是教学内容的改变;AB符合题意。

58.

    A. 教育创新不等同于创新教育              B. 教育创新等同于创新教育

    C. 创新教育指向人的素质的培养        D. 教育创新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不仅仅是词语排序顺序的变化,而是反映了创新理念应用于教育的两个方面,A选项说法正确。所谓“教育创新”是指根据的教育原理和创新原理,确定适应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和人自身全面发展需要的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并以此为指导,进一步调整、革新教育的目的、方向、途径和内容的过程。教育创新重在教育观念的革新,解决的是实施什么教育的问题,D选项说法正确。创新教育是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到教育体系、结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革新,解决的是怎样创新的系列问题;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以人的质量为根本目标,C选项说法正确。ACD符合题意。

59.

    A. 看见了一座宝塔                    B. 听到了一首悦耳的歌曲

    C. 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                   D. 那是什么东西

【解析】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AD是对事物的整体认识,B主要是听觉,C主要是嗅觉。AD符合题意。

60.

    A. 九九乘法口诀                         B.“china”单词的记忆

    C. 一年有四季                       D.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解析】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ABCD均符合题意。

61.

    A. 功能固着                             B. 知识表征的方式

    C. 动机和情绪                        D. 人际关系

【解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包括:情绪状态、动机强度、思维定势、功能固着、迁移影响、原型启发和个性特点等。AC符合题意。

 

62.

    A. 场依存型的认知方式要比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好

    B. 冲动型的认知方式不如场沉思型的认知方式

    C. 辐和型的认知方式不如发散型的的认知方式

    D. 认知方式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解析】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但是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之分。AB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ABC符合题意。

63.

    A. 空间的位置、距离                     B. 时间、时间顺序

    C. 物体表现出的特定功能                 D. 功能固着

【解析】在解决某一问题时.问题中的事件和问题以何种特点呈现出来,包括空间位置、距离、时间、顺序等,以及这些特点之间的关系都将影响对问题的理解和表征。AB符合题意。

64.

    A. 讲解                             B. 保持学生的注意

    C. 进行总结                             D. 创设情境

【解析】讲演法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较长时间系统的分析、论证并作出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的教学步骤可以分:(1)准备性谈话;(2)全文讲解;(3)编写段落大意;(4)复习阅读;(5)复述;(6)总结谈话。运用讲演法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按照教学要求把教学的各个阶段有机地恰当地联结起来。讲演法比较适合于语文和外语等学科的教学。ABC符合题意。

65.

    A. 民主-参与型     B. 命令-服从型      C. 放任-自流型      D. 合作-对话型

【解析】案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主要体现了民主-参与型和合作-对话型。

66.

    A.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已有知识,在学习中,怀疑书本的思想不利于学学习

    B.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教学的任务之一

    C. 办法是,教师对学生的怀疑既不制止,也不赞同

    D.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引导学生不要纯粹迷信书本和权威

【解析】BD说法正确,所以不正确AC。

67.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演示法          D. 欣赏法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方法。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知识的方法。案例中老师给大家讲解《春晓》的内容运用了讲授法,并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运用了谈话法。

68.

    A. 广延性          B. 复杂性          C. 长期性          D. 创造性

【解析】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这句话说明教师劳动特点的广延性,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这个特点是由影响学生发展因素的多样性决定的,另外歌词中一群群接班人茁壮成长也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教师劳动的成效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且需要长期的大量劳动才能看出结果。

69. 暂缺

70.

    A. 道德形象           B. 文化形象        C. 人格形象           D. 创新形象

【解析】歌词中教师呕心沥血写教案,高大的身影映在窗前,长征路上立新功,培养一群群接班人等,体现了教师的道德形象,这也是教师最基本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文化形象,作为教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教师核心的形象。

三、不定项选择题。

71.

    A. 独立性           B. 超前性          C. 滞后性           D. 平衡性

【解析】通过教育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所以教育具有超前性。

72.

    A. 心理障碍         B. 教育心理学      C. 学校心理学       D. 法律心理学

【解析】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73.

    A. 社会政治文明水平                 B. 促进社会变革

    C. 培养社会实用人才                     D. 维系社会政治稳定

【解析】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通过教育能够社会的政治文明水平,维系社会的政治稳定。

74.

    A. 发散思维与辐射思维的结合              B.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结合

    C. 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的融合             D. 常规思维与记忆的长期训练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它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象等。

75.

    A. 膝盖反射         B. 肘反射           C. 跟腱反射         D. 眨眼反射

【解析】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能够发生一些简单的反射,比如:膝盖反射,肘反射和跟腱反射。

 

76.

    A. 感觉通道的性质                       B. 人的年龄和性别

    C. 人的兴趣和情绪                       D. 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解析】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①感觉通道性质。在判断时间的性上,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②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时间内,事件发生得越多、性质越复杂或越生动,人们就倾向于把时间估计的越短;反之,事件发生得较少、性质简单或枯燥,人们就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很长。③人的兴趣和动机。人们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相反,面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出现对时间长度的高估。在期待某物的出现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等待不愿意出现的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77.

A. 强调必须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分支来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现成篇移入教育心理学

B. 首先提出了教学条件下科学概念掌握的特殊性问题,为学生学习的特殊性问题的研究打开了大门

C. 提出来教育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指出来教育引导发展的条件,为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D. 强调了儿童个性的统一性以及探索对儿童心理进行整体的综合研究的途径

【解析】维果斯基主张必须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来进行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成果移入教育心理学;他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主张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首次提出教学条件下科学概念掌握的特殊性,为儿童学习特殊问题的研究打开了大门。D选项是布隆斯基的主张,强调把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强调其统一性。

78.

    A. 求知的需要      B. 成就的需要      C. 交往的需要      D. 运动的需要

【解析】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文化需要两大类。社会文化需要指在社会交流场所产生的需求,如求知、成就、交往等;自然需要指满足人的自然生理需求。D选项中运动是指人的各个器官的运动,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属于自然需要。

79.

    A. 学生学习了20个新词,听写后写出来了10个

    B. 在长跑比赛中,运动员在起跑时跑的很快,后来速度越来越慢

    C. 某学生看到有人从井盖上掉下井淹死了的视频后,再也不敢踩井盖

D. 小学生在没有学过四则运算法则以前,不能正确解答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复杂算术题,而学了之后就会解答了

【解析】B选项属于人的生理机制,不属于后天学习获得的,所以不是学习。A选项学生学习20个新词,属于后天知识的获得,属于学习。C选项看到他人从井盖掉下淹死,属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D小学生学习过运算法则之后会解答,属于后天知识的获得。故选B。

80.

    A. 建立时间表       B. 设置目标            C. 自我谈话            D. 自我测查

【解析】迈克卡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的合理安排,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工具书、网络等资源,学习心境与努力,学习环境的设置。A选项属于时间的合理利用。BCD不属于资源管理策略。

81.

    A. 小花上课每次积极回答问题都会得到老师奖励的小贴画

    B. 某学生只要门门功课都超过80分,就不会挨爸爸的批评

    C. 自从小强改变了上课爱讲悄悄话的习惯,经常收到老师的表扬

    D. 某学生捡到一个手机交给老师,老师在期末给他颁发了“拾金不昧好少年”的奖状

【解析】斯金纳提出了三个规律:强化、惩罚、消退。其中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A选项小华上课回答问题老师奖励小贴画,属于正强化。C选项小强改变上课讲悄悄话习惯,老师给予表扬,属于正强化。D选项学生将捡到手机上交,老师颁发奖状,属于正强化。故选B。

82.

    A. 尽量多地组织各种竞赛活动

    B. 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C. 利用反馈的效应,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D. 合理地使用奖励与惩罚,加强归因指导

【解析】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有: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5.设置合适的目标,培养自我效能感;6.对学生进行合作与竞争教育,开展合作与竞争学习。其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竞争教育,开展适当的合作与竞争学习,而不是尽可能多的开展。综上,选项BCD正确。故选A。

83.

    A.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B.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

    C.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D.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

【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状态,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儿童在3岁之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综上,选项B错误。故选ACD。

84.

    A. 学生的学习具有程度的被动性

    B. 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C.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

    D. 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解析】学生的学习有以下特点:①学习形式: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②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③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④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⑤学生的学习具有程度的被动性。故选ACD。

85.

    A. 新手更多地依赖正确的方程式来解决问题, 更多利用直觉,用复杂方程式来解决问题

B. 新手先明确目的,从头到尾地解决问题, 或者立即推理,或者搜集信息,从头到尾地解决问题

C. 新手更多地利用直觉,依据经验中的基本关系来解决问题, 更多利用复杂方程式来解决问题

D. 新手需要很多中间过程,而且要有意识地加以注意, 却不注意中间过程,可以很快地解决问题

【解析】 和新书解决问题的差异有以下几个方面:(1) 或者立即推理,或者搜集信息,从头到尾地解决问题,即是一种再认的过程;而新手则先明确目的,从尾到头地解决问题。故B错误;(2)新手更多地依赖正确的方程式来解决问题; 则更多地利用直觉,即根据生活经验的表征来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所依据的经验中的基本关系是复杂方程式的基础。故C错误。A正确。(3) 不注意中间过程,可以很快地解决问题;新手需要很多中间过程,而且要有意识地加以注意。故D正确。故选AD。

 

文章关键词: 事业单位真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