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第四章 文化素养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考生文化素养方面的能力。要求考生熟悉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的科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以及的艺术鉴赏知识。本章 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和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 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在复习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客观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第四节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提要
1.艺术鉴赏的定义、性质和特征;2.艺术鉴赏活动展开的基本条件;3.艺术鉴赏的意义;4.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5.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 象;6.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7.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8.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9.中外古代艺术成就。
速记
一、艺术鉴赏概述
艺术鉴赏定义: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艺术鉴赏性质:是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的非反思性的审美接受活动。是人们在接受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复杂作用进行艺术再创造,并获得审美享受的精神活动。
特征:
①充满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②充满着情感与想象。
③充满着积极主动的审美再创造。
④充满着审美通感与个人审美的偏爱与差异。
二、艺术鉴赏活动展开的基本条件
1.艺术品必须是具有审美魅力、审美内涵、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
2.鉴赏者必须是具有艺术素养、文化知识、生活阅历、审美能力的审美主体。
3.鉴赏者必须和审美鉴赏对象之间建构起相应的审美关系。
三、艺术鉴赏的意义
概括起来讲,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自我实现。
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
第一,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大量地、经常地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是直接有助于人们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
第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第三,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离不开的历史、文化知识。
第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
第五,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五、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一)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二)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
六、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一)注意
鉴赏艺术作品,显然离不开“注意”的心理功能。艺术鉴赏的最初阶段,就需要鉴赏主体的整个心理机制进入到一种特殊的审美注意或审美期待状态,从日常生活的意识状态进入到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状态之中,使主体从实用功利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
(二)感知
艺术鉴赏心理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它包含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三)联想
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等。
(四)想象
艺术创作不能离开想象,艺术鉴赏离开了想象也同样无法进行。想象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两种类型。艺术鉴赏活动以再造想象为主,同时也包含有的创造想象。
(五)情感
艺术鉴赏中,情感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因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强烈的情感体验,正是审美活动区别于科学活动与道德意识活动的人为的特点。
(六)理解
艺术鉴赏心理中的理解因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广泛渗透在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中,构成完整的审美心理过程。因此,审美心理中的理解 因素,不同于通常的逻辑思维,而是往往表现为一种似乎是不经思索直接达到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艺术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
首先,对于艺术作品内容的鉴赏离不开理解因素;
其次,对于艺术作品形式的鉴赏离不开理解因素;
最后,对于每一部艺术作品内在意蕴和深刻哲理的认识,更不能脱离理解因素。
七、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一)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所谓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许多西方美学家都提到过审美与艺术活动中的直觉性。
审美直觉的重要特点是直观性和直接性。
(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 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生活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
(三)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八、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教育者要想将艺术鉴赏的这种规律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充分揣摩作品内涵
(二)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参与
(三)为受教育者提供理性指导
(四)自主探究,实现教育功能
九、中外古代艺术成就
(一)绘画
1.中国
(1)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人。擅画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与陆探微、张僧繇并称 “画界三杰”。其绘画的传世摹本有《女史箴图》卷、《洛神赋图》卷、《列女仁智图》卷等几种,以《洛神赋图》数量最多。此外,他所提出的“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艺术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
(2)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天王送子图》;周昉《簪花仕女图》。
(3)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属山东)人。故宫博物院所藏《清明上河图》是其传世名作。另外,天津博物馆藏有署名“张择端”的小幅《西湖争标图》,系委托之作。
(4)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赵孟颊代表作《秋郊饮马图》。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于清 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段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富春山居图》世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5)王渊,字若水,号澹轩,钱塘(今杭州)人,善画山水、人物,尤精花鸟竹石。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故宫博物院藏《山桃锦鸡图》《墨牡丹图》,山西省博物馆藏《花鸟》轴,上海博物馆藏《花竹禽雀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桃竹春禽图》轴等。
(6)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为官清正,性格旷达。有“狂”、“怪”之誉,为“扬州八怪”(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之一。书画皆善,画中以兰竹之作最负盛名。其作品有《兰竹荆石图》轴等。
(7)齐白石,原名纯芝,后名璜,字渭清,又字兰亭,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寄园、寄萍、寄萍堂主人、老萍、萍翁、寄幻仙奴等。湖南湘潭人,擅 绘画、篆刻和书法,也攻诗词。绘画以花鸟见长。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20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20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 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品有《虾》《蟹》《牡丹》《牵牛花》《蛙声十里出山泉》等。
(8)张大干,法号大干,四川内江人,从小即在母亲指导下学习花鸟画与书法。在技法上以泼彩、泼墨相结合的手段,为中国画的用色、用墨开辟了新 途径。他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代表作有《振衣千仞冈》《来人吴中三隐》《石涛山水》《梅清山水》《巨然茂林叠嶂图》等。
(9)徐悲鸿,l895年出生,江苏宜兴屺亭镇人.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代表作品有《八骏图》《愚公移山》等。
(10)傅抱石,江西新余人,原名傅瑞麟,因喜爱清初石涛的画,自号“抱石斋主人”,后遂改名为傅抱石。后得徐悲鸿赏识,赴日留学。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曾任江苏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等职。其作品有《潇潇暮雨》等。
2.外国
(1)达·芬奇,全名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 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 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2)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3)拉斐尔,意大利杰出的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他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
(4)罗丹。法国雕塑家。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神 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代表作主要有:《思想者》《地狱之门》《青铜时代》《创世纪》《巴尔扎 克》等。他是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和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艺术的“三大支 柱”。
(5)毕加索,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他一生中 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代表作《亚维农少女》《卡思维勒像》《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格 尔尼卡》《梦》。
(二)文字和书法
1.商朝
甲骨文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用于王室和贵族的占b活动。我国已出土甲骨15万片,共发现甲骨文4500余字,目前仅破译了1500多字。
2.西周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西周晚期的毛公鼎,腹内铸有铭文499字,是目前已发现的铭文最多的青铜器。
3.秦朝
标准字体是小篆,民间流行更简化的隶书。
4.东汉
隶书是汉朝主要字体,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张芝是东汉著名的草书大家,被后人称为“草书之祖”。
5.曹魏
钟繇开始把隶书转化为楷书。
6.东晋
“书圣”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
7.唐代
初唐三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盛唐:颜真卿,“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颜
氏家庙碑》《祭侄文稿》;中晚唐:柳公权,“柳体”,代表作《神策军碑》《玄秘塔碑》《冯宿碑》《李晟碑》;张旭和怀素和尚被誉为“草圣”。
8.宋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徽宗赵佶也是位杰出的书法家,以“瘦金体”著称。
9.元代
赵孟頫与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2009年,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双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雕塑
1.商周
古蜀国的青铜雕塑,包括太阳神树、青铜大立人像、凸目人面像等,体现了古蜀先民高超的创造力和工艺水平。
2.秦朝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出土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被誉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3.汉
两汉瑰宝:汉阳陵(汉景帝墓)出土上万件举世无双的陶俑,以仕女俑最为著名。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是国之重宝。
4.魏晋南北朝
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开始开凿。龙门石窟在唐代武则天时期十分兴盛。(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
5.隋唐
甘肃敦煌莫高窟是我国石窟艺术的精华。
6.北宋
重庆大足石刻在佛教造像中加入大量表现民间生活的内容。
(四)手工艺
中国古代手工艺技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青铜器、瓷器、玉器、纺织品等方面。
1.青铜器
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汉代以后逐渐没落。工艺失传。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周原、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国宝。
2.陶瓷器
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l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
唐代“南青北白唐三彩”:“南青”指越窑的青瓷,“北白”指邢窑的白瓷,“唐三彩”指洛阳出土的彩陶俑。
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景德镇瓷器:发达于元代,在明代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景德镇有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
3.玉器
玉文化是古代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中国人使用玉的历史有上万年之久。距今8000年的红山文化辽宁查海遗址出土大量玉佩、玉饰。内蒙古红山文化 遗址出土了大型C型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距今5500年—4300年的浙江良渚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玉器,包括玉琮、玉钺等。经科学家勘别,良渚玉器 所用玉为新疆和田玉。而在四川三星堆古蜀国遗址,发掘出土了良渚的玉器,说明在四五千年前中国东西部已经有了经贸交流。河南安阳殷墟商代妇好墓出土大量精 美玉器。河北的西汉中山靖王墓出土了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将多达两千多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
4.纺织品
现存最早的家蚕丝织品出土于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良渚遗址。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仅49克薄如蝉翼的素纱禅衣。中国四大名绣:蜀绣、苏绣、湘绣、粤绣。南京云锦、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于2009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建筑
1.中国古建筑特点
木结构建筑为主,在造型上,人字屋顶和飞檐斗拱体现了最典型的东方风格。保留至今的杰出古代建筑典范:
(1)皇家建筑: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
庄、沈阳故宫。
(2)帝王陵寝: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乾陵。
(3)明清皇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
(4)宗教建筑:嵩山古建筑群、武当山古建筑群、五台山古建筑群、布达拉宫。
(5)防御工事:长城、藏羌碉楼。
(6)最为古老的木建筑:唐朝仅存的木结构建筑——五台山古刹佛光寺和南禅寺;千年木塔——山西应县木塔(辽代);古老的砖石建筑:河北赵州桥、西安大雁塔、大理崇圣寺三塔、开封铁塔。
2.西方建筑主要风格
(1)哥特式建筑风格:盛行于12世纪一l5世纪,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的欧洲建筑风格以宗教建筑为多,主要特点:高耸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繁缛的装饰,形成统一向上的旋律。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
(2)巴洛克建筑风格:1600—1760,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后传至德、奥、法、英、西、葡,直至拉丁美洲的殖民地。17一18世 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主要特点: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 空间。它能用直观的感召力给教堂、府邸的使用者以震撼,而这正是天主教教会的用意(让更多的异教徒皈依)。
(3)洛可可建筑风格:1750—1790,别称为“路易十五式”。主要起源于法国,代表了巴洛克风格的最后阶段,主要特点: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
(4)木条式建筑风格:一种纯美洲民居风格,主要特点:水平式、木架骨的结构。
(5)概念式风格:90年代开始在国际上流行,其实是一种模型建筑,它更多的来自于人的想象,力求摆脱对建筑本身的限制和约束,而创造出一种个性化色彩很强的建筑风格。
(六)园林艺术
1.法国凡尔赛宫,面积达101公顷,园内小路纵横交错,通往一个个美丽的花坛,安静的角落矗立着古典雕塑并点缀着众多装饰性湖泊,湖面不时泛起涟漪。
2.新加坡植物园,建于1859年,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植物园之一,面积达到52公顷。国家胡姬花公园位于植物园的最中央,在这个园内最高处,6万多株五颜六色的胡姬花争相开放。
3.美国加州德斯康索花园,园内植物超过l0万株,是世界上最大的山茶园之一。德斯康索的花园和树林位于圣拉斐尔山之上,连绵65公顷。
4.英属哥伦比亚宝翠花园,面积达到22公顷,内有700多种植物,3月至10月开花不断。
5.意大利埃斯特庄园,世界上最迷人的园林之一,其最吸引人的景观莫过于喷泉。园内一条林荫大道两边建有数百个形状各异的喷泉,其中包括兽首、百合花、小船等。
6.美国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园,位于乔治敦北端,是华盛顿风景最美丽的地区之一。
7.法国埃弗鲁斯·德·罗斯查尔德别墅花园,其最大特色就是数量众多的橄榄树,熏衣草以及石雕。
8.英国斯托海德风景园,上流社会“怀旧”风尚的一个典范。
9.中国苏州网师园,建于宋朝,是一座居住园林。园内建有大量亭阁、走廊和琴室。网师园内,河畔绿树成荫,竹林曲径通幽。
10.德国波茨坦宫,普鲁士腓特烈大帝为自己建造的夏宫。宫的代表性景观包括罗马皇帝的半身像、装饰性雕像以及一间中式风格的茶室。
(七)音乐
1.中国音乐
中国的音乐文化底蕴厚重,不同时期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能够体现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国历代著名音乐家主要有:
(1)伯牙,古代传说人物,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相传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是他的作品。
(2)师旷,春秋时代晋国音乐家,相传《阳春》《白雪》《玄默》是他的作品。
(3)王玉峰,清末民间盲艺人,创“三弦弹戏”,以能在弦上模仿谭鑫培、龚云甫等京剧名演员唱腔知名。
(4)华彦钧,现代民间音乐家,人称“瞎子阿炳”。所作《听松》《二泉映月》《寒春风曲》等二胡曲最为曼妙。
(5)聂耳,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奠基者,193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开路先锋》《大路歌》《前进歌》《铁蹄下的歌女》等三十余首歌曲及歌剧《扬子江暴风雨》。
(6)冼星海,现代作曲家、人民音乐家。作品有大合唱《黄河》《生产》等,歌曲有《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交响组曲《满江红》等。
(7)张曙,现代作曲家,作品有《保卫国土》《洪波曲》等二百余首。
(8)麦新,现代作曲家,其作品《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2.外国音乐
西方著名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有:
(1)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国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包罗万象,除歌剧外遍及当时所有的音乐领域,并将复调音乐推上了空前的高度,尽管作品中的大部分早已失传,但仍有500多部保留下来。代表作有《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和管弦乐《序曲》等。
(2)弗朗兹·约瑟夫·海顿,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现德国国歌的作者。曾两次去伦敦旅行,写了12部《伦敦交响 乐》,这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令他从此名震欧洲。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 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代表作还有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交响曲《告别》《惊愕》《时钟》等。
(3)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 誉。他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代表作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等,并首创独奏协奏曲形式。
(4)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九大交响曲中的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等交响曲,和《热情》《悲怆》《暴风雨》等钢琴奏鸣曲,以及舞剧《普罗米修斯》等。
(5)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 31年的生,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l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 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代表作有《魔王》《野玫瑰》等。
(6)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一生创作了一百五十多首圆舞曲,几十首波尔卡和进行曲。他的最大成就是他和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起,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他享有“圆舞曲之王”的美称,名作有《蓝色多瑙河》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米哈依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俄国伟大作曲家,俄罗斯古典音乐奠基者,所作歌剧《伊凡·苏萨宁》、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雅》等,奠定了俄罗斯交响音乐的基础。
(7)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国最伟大的作曲家,所作有交响曲《悲怆》、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
(8)弗朗兹·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李斯特的作品充 分挖掘了钢琴的音响功能,对键盘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且创造了交响诗这一音乐形式,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最早使用了20世纪才普遍采用的和声语言。主 要作品有《但丁神曲》《浮士德》《匈牙利狂想曲》等。
(9)弗雷得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年少成名,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主要作品有《革命练习曲》等。
(10)皮埃尔·狄盖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歌曲《国际歌》的作者。此外代表作还包括《前进!工人阶级》《巴黎公社》《起义者》,以及自己作词的《共产党之歌》《儿童支部》《红色圣女》等歌曲。
(八)中国戏曲
1.京剧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昆曲
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 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3.越剧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 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广大江南地区,以及一些北方地区。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豫剧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河南梆子戏。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5.粤剧
粤剧,汉族地方戏曲,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公元1522年一l566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 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扬革命 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 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黄梅戏
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评剧
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 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 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
(九)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中国第一部电影 是戏曲片京剧《定军山》,内有《请缨》《舞刀》等片断,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无声片,长约半小时。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 《难夫难妻》,1913年在上海拍摄,无声片,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联合导演。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摄制。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是20世纪30
年代由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它在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生死恨》,由华艺影片公司出品。费穆导演,主演梅兰芳,著名摄影师黄绍芬为摄影指导,李生伟任摄影师。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故事片是《桥》,编剧于敏,导演王滨,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7年拍的《祝福》(鲁迅著,夏衍改编,桑弧导演),北京电视制片厂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是1959年拍的《老兵新传》,编剧李准,导演沈浮,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故事片是1962年拍的《魔术师的奇遇》,编剧:王栋、陈恭敏、桑弧,导演桑弧,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是1954年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编剧:徐进、桑弧,导演桑弧,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中国第一部遮幅式宽银幕故事片是1977年拍的《青春》,李云官、王炼编剧,谢晋导演。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译制片是《团的儿子》,原译名《小英雄》,杨范、陈涓翻译,周彦译制导演,上海电影制片厂1950年译制。
中国与外国合拍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8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朗斯公司合摄的《风筝》,导演王家乙、罗歇·比果。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