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6河南省考申论模拟试题三

2016-07-05 10:17:29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河南公务员备考专题

热点推荐:公职考试历年真题库

  注 意 事 项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6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2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应试者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试者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

  ※ 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令。 ※

  ※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

  ※※※※※※※※※※※※※※※※※※※※※※※※※

  给定材料

  材料1: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年来一些奥运冠军往往免试就读名牌大学,或者保送读研,这个话题再次引起热议。

  奥运冠军上名牌大学不但没有门槛,而且各个高校都在抢,可以说奥运冠军想上哪所大学,选什么专业什么时候上课基本都可以商量的。到目前为止我国伦敦奥运会冠军和北京奥运会冠军金牌获得者基本都进入了名校,比如清华大学就招收了伦敦奥运会首金的获得者易思玲,北京大学也招收了击剑冠军雷声等将近十名奥运冠军,浙江大学就把泳坛明星孙杨招收到学校里,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有人说,奥运冠军免试就读于名校是教育界和体育界的双赢,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有教育部官员作出类似表达。很多奥运冠军进入大学,获得了大学深造的机会。名校把奥运冠军作为形象大使扩大自己的影响,当然在各个级别体育比赛中奥运冠军也可以为各自的大学争光。

  如果说奥运金牌是进入高校的敲门砖,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奥运冠军为国了争光,在训练比赛中也付出了很多,给他们一个高等教育的机会也是一种补偿。但是现在一些奥运冠军进入高校就做两件事,一个是报到,一个是写一篇毕业论文,中间是不是上课,怎么上课,基本是不关注的。如果这样的话对于十年寒窗苦读的其他普通大学生就不太公平,因为他本身既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在高校里面引起一些负面的影响。

  材料2:

  帐篷、行军床、躺椅板凳……为给孩子争取一个入园名额,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年轻的“80后”父母,备足“装备”,在幼儿园门前排起长龙、日夜坚守。这种“壮观”场景,在很多城市不断上演。“入园难,难过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如今,入园难已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

  “公办幼儿园将采取抽签录取模式。”在广州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会议上,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透露。这则消息,吸引了全城眼球。遗憾的是,这个消息在今年幼儿园招生结束才公布,让已经报名的家长唯有一声叹息。不少家长视抽签如买彩票信心不足。

  生活在北京的年轻父母,想给孩子找一家合适的幼儿园,可不是件容易事。记者的朋友们互相打探幼儿园的各种情况:哪些幼儿园需要交赞助费,哪些幼儿园需要送礼,哪些幼儿园伙食好些,哪些幼儿园的操场大些,哪些幼儿园的老师稳定……等等,劳心费力。

  家在北京的何先生,为了让孩子上北海幼儿园,放着自己的房子不住,生生地到那附近租了三四年房子。租房费、赞助费、包括学费,各种费用加起来不是小数。聊起来,何先生说,“我老婆想再养一个孩子,我说还是算了吧,养一个孩子,将就着按这么养,也得小100万,负担不起。我这孩子刚刚幼儿园毕业,小20万没了。这是典型的‘再穷不能穷教育’”。

  记者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入园难”问题比较突出,户籍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尚未得到完全满足,常住适龄儿童学位缺口较大,师资供给不足;住宅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不到位,农村幼儿园基础薄弱,局部地区“入园难”和入公办园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明显偏低,现有投入不能满足其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需要;城乡结合部地区无证办园在安全、质量等方面问题突出,在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治理难度很大。

  该行动计划还明确提出:3年内,北京市、区县两级政府安排20亿元基本建设资金和18亿元财政专项经费,规划建设并改扩建769所幼儿园,使全市幼儿园总数达到1530所左右,全市公办性质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比例达到65%以上。

  北京市学前教育的现状,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入园难、入园贵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目前6岁前的孩子入园率只有50%左右。学前教育已经成为我们教育的一大短板。要从根本上解决入园难的问题,需要使学前教育回归公益性。回归公益性,是解决入园难的根本。国家必须承担起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学前教育的普惠性非常重要。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全面对学前教育的扶持。从资金到政策,应该向学前教育倾斜,同时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这样才能做到学前教育的公平、公正。

  学前教育历史欠账多,入园难、入园贵,与此前学前教育被推向市场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应以立法来保障学前教育,在立法过程中,必须明确学前教育作为公益事业的性质,确立学前教育的多元投资机制,用刚性法律促使各级政府加大投入,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推动和引导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现在学前教育设置很多小学一年级课程,对儿童健康成长很不利。应通过立法的方式规范学前教育,引导和培植出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从整体上学前教育的质量。

  发展学前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不仅要短期重点突破,更需法律制度长期保障。随着家长对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需求日益突出,必须转变观念,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发展新理念。

  材料3:

  我国目前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城乡差距。在高等教育领域,广大农村没有一所大学,几乎所有全国知名学府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此种情况下,部属重点院校的分省招生指标制度又对本地考生给予特殊照顾,形成了严重的大学招生地方化。这恶化了原本就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产生了一系列值得警惕的社会后果。

  虽然公众多质疑北京考生考取北大清华的机会远远大于外地考生,但事实上这只是大学招生地方化的“冰山一角”。调查显示:上海、江苏、浙江、武汉等地的招生地方化并不亚于北大,甚至比其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复旦、浙大、武大、南大等国家重点支持的“985大学”,在本地录取考生达到招生总量的百分之三四十,有的甚至高达50%。

  “对地方支持的回报”,似乎是大学招生地方化的首个理由。但有学者们反复强调:北大、清华等国内部属高校与美国斯坦福、伯克利分校等性质不同,无可比性。它们既非私立大学也非地方高校,教育经费与资源主要来自中央财政与全国人民的税款,其招生时向所在地倾斜即是对其他地方考生的不公。

  不同省市的单位招生指标相差如此之大,也使招生指标的地域分配带有人为复杂性和巨大任意性,为大学招生腐败和幕后交易提供了温床,对招生过程的法制化与公开化设置了障碍。

  高校招生地方化和分省指标招生制度的一个直接但经常被忽视的后果,便是加剧了中国社会资源配置的失衡。“高考移民”这一中国的独特现象正是由此产生。

  大学招生的地方保护主义还直接阻碍了全国范围的人才流动,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别,影响了社会阶层流动。

  谈起这一点,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用“忧心如焚”形容自己的心情。他提醒说,最近五年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精英大学里面,来自于农村和社会下层阶级子弟的数量在日益减少。据他掌握的数据,北大、清华、交大、复旦这些所谓的精英大学,农村孩子和社会下层阶级孩子的比例,和1979年他入大学时相比,已经下降到了大概只有10%这样一个程度,“寒门难出贵子”成为现实。高教招生公平与否,不仅仅是宪法平等问题,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公民的和平共处。因为当今中国,虽然机会越来越多,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但真正能够改变身份、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最有效、最广泛的渠道还是高考。

  高招机会不平等,也增大高考压力,阻碍素质教育的真正推行。在人口大省河南,除了一所“211学校”,无一所“985大学”。一位曾在河南中学任教多年的法律学者形容说,“过去河南考生高考是在走‘独木桥’,现在是在‘走钢丝’。”

  高招公平问题是社会问题的反映,的确相当复杂。之所以有这么大分歧,是因为面临太多的“两难”。

  材料4:

  河北邯郸,一座以3000年悠久历史闻名于世的古城,如今又有了一张新的靓丽“名片”——“无择校”城市。前几年,邯郸市全面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但同时“择校热”仍很盛行,许多家长千方百计地将孩子送到“名校”就读,引起人们对教育不公的强烈关注。面对这一难题,邯郸通过联盟校、兼并校、设分校等政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走出了一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择校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邯郸的探索,为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上好学提供了有益启示。

  河南省焦作市推进城区优质学校与郊区薄弱学校实体捆绑发展,按照一校两区、统一管理模式进行重组,实行统一学校牌子、统一领导班子、统一教师队伍、统一教学模式、统一考核奖惩的“五个统一”管理体系,在两校区之间均衡配置经费、设施、师资、学生,并给第二校区教师优先优惠政策,以整体办学水平。

  优质教育资源始终是相对稀缺的,应通过共享扩大其辐射面,发挥最大效能。浙江的集团化办学,广东的“千校扶千校”,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作出了积极探索。应合理确定现有优质学校辐射范围,探索通过实行学区化管理、结对帮扶等多种模式,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借助网络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应用水平,促进优质资源远程共享。

  “一面‘大锅’朝天扬,五洲四海到机箱,数理化生样样有,连着知识大海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不仅给教育带来一场新的革命,而且也为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维护教育公平带来新的契机,提供新的手段。“在我爷爷的时代,没有书本,没有笔;在我爸爸的时代,只有小黑板;在我们的时代,只要走进计算机教室,就走出了高山峻岭……”

  选择一所好学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家长解不开的“心结”。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也应看到,教育是终身的投资,起步早晚并非决定一个人发展的唯一因素。过于强调起跑线上的竞争,反而会加重孩子负担,使孩子“伤”在起跑线上。家长应理性选择,树立“适合的教育才是教育”的观念,不盲目跟风,不相互攀比。

  材料5:

  近期不断的利好消息,让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但户口不在本地的家长和孩子们似乎看到了希望——不为户籍所累,在当地参加高考。

  早在几年前,教育部就在各地展开对异地高考的方案调研工作,现在到了最后一个时期。根据教育部出台的一个总的文件,各地积极推进,纷纷出台自己的高考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曾表示,各地要出台有关允许“异地高考”的时间表,但“最后实现年限”由当地政府决定。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既想到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难就难在“既有要解决的问题,又有不能碰的问题”。

  为向大家纠正一个概念上的错误,袁贵仁曾表示:大家说的“异地高考”,其实是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所谓的异地高考其实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不在这个地方上学却在这里参加高考。而我们要解决的是进城务工子女的高考问题,指的是父母在这里务工,达到年限,孩子在这里上学能够就地高考。”

  谁家的孩子将符合这一标准?“年限”是几年?政策出台后,会不会像北京车市、楼市“限购令”一样,还有其他的附加条件?

  异地高考是社会教育公平最重要的一环,它意味着农民工子弟可以在城市里高考了,现在高考受户籍制度管理太严,其实是用户籍制度保证了城市孩子的特权,早晚要开放,只是各个城市处于自我保护的心态,不很快接受。这意味着以前享受特权的人就要损失一些,要失去一些优势。至于准入门槛的设置,还是有必要的,不能够像春运大迁移一样都拥到城市去考试。对待异地高考不能“一刀切”,不同的地区、城市,根据不同的人员、孩子、教育资源状况,要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比如你在当地工作多少年,纳税情况怎么样,孩子教育情况如何,地方应设不同的‘台阶’,北京、上海‘台阶’可以高一些,但一律不解决是不对的。

  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非户籍孩子的人口数量、当地的教育资源数量进行设定,如果放开,能有多少人要参加高考,会占用多少高中教育资源的空缺?会给城市带来多大问题?这都需要地方政府好好调研。

  从国家层面上出台指导意见,这样各地才会按要求拿出解决异地高考的办法,“最初的口子可以开得小一些,然后逐步放开。”

  如果实行异地高考,是占用户籍地的指标还是高考所在地的指标?这也是政策设计者和各省市执行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如果真的实行异地高考,设计操作会很复杂,这是对招生资源的重新分配。这意味着高校的招生指标等都要重新分配。如果异地高考考生由考试所在地录取,就必然挤占了当地考生的名额;但如果该考生回到原籍录取,又可能因考卷不同、无法排名而产生新的不公平,诸如此类。

  异地高考牵涉的利益很复杂,这不是教育部一家就能解决的问题。教育部门需要和方方面面协调,一方面是看给各地的名额怎么改变,一方面是看能否在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

  开展异地高考,总体上有利于教育公平,但也会产生一些难以操作的问题。目前的高考是很多地方自己、标准不一,导致非农民工人口产生随机流动,带来新的不公平;高考移民合法了,对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带来冲击,怎么办?

  异地高考对正在艰难推进的素质教育也会产生冲击。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如中部一些省份,但不能因此说京、沪生源考生的总体综合素质要差一些。异地高考可能会“驱动”中部地区的“中等生”成为西部地区的高考移民,这些考生再以“优等生”的分数考上京沪名校。而北京、上海地区因为推行素质教育,结果是高考分数不如“高考移民”,这会逼迫那些重视素质教育的地区转而为了去重视应试教育。

  材料6:

  毋庸置疑,追求教育公平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道德理想。两千多年前,孔子即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不分阶层,民众均有受教育的权利。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亦曾希望,“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 强调:“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些话语中,都隐含着这样一层意思:教育问题不应成为个人发展的“绊脚石”。得到必要的教育,既可以个人,亦能够增进社会进步。

  作答要求

  第一题:给定资料集中反映了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请根据材料内容,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不超过100-150字。

  第二题:根据“给定资料3”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用”忧心如焚”形容自己的心情”这一表述的理解。(15分)

  要求:准确、具体、简明、条理清楚,150-200字。

  第三题: “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家长的心结,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从政府治理层面看,如何避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25分)

  要求:简明、具体、符合实际、有可行性,200-300字。

  第四题:B市政府拟进一步加大力度,解决学前教育“入学难”问题,请根据“给定资料2”,以B市教育局名义草拟《给全市幼儿入园家长的一封信》。(25分)

  要求:内容具体,符合实际,用语得体,300-400字。

  第五题:请根据“给定资料5”,简要分析异地高考难的原因(20分)

  要求:分析准确、全面,条理清楚,150-200字。

  第六题:给定资料6中提到, 强调:“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800~1200字。

点击查看:2016年河南省考申论模拟试题三答案及解析

更多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领取方式:

关注河南京佳微信号(henanjingjia)

回复关键字“gwyzt

河南京佳微信

—(直接扫描上图二维码关注即可)—

  河南京佳咨询电话:0371-55651111,13303714111

  河南京佳地址:郑州市花园路53号河南省科技馆2号楼六楼

  更多备考资讯欢迎加入公务员QQ交流群:462500149。同时也可加入国家公务员考试微信交流群,加入方式:先添加河南京佳大米老师微信号18039556176,然后我们会邀请你加群。

 考试动态早掌握:2016河南公务员考试预计招录8000人左右

 网络课程在家学:2016公务员网络通关课

 备考资讯要最全:2016公务员笔试备考专题

 历年考试题先体验:公职考试考试题库

 临阵磨枪之干货:公务员试题资料题集

  指导助成功:公务员备考指导大全

 微信交流很方便:河南公务员“考试之家”微信群

 考试流程提前看:历年国考公务员考试日程表


文章关键词: 河南省考申论模拟试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