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申论模拟题:如何促进教育公平

2020-03-15 17:02:56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给定资料】

  占海特,是从小在上海生活、长大,却因没有上海户口而不能升入上海高中,由此不得不辍学在家自学的一名中学生。然而,占海特还是一个勇气非凡的中学生。15岁的她,因为自身的遭遇,毅然站了出来,向全社会呼吁教育平权,向全中国提出了社会公平的问题。

  难道历史注定教育平权史上那些经典事件的出现都必须由女孩子来引发?

  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堪萨斯州,一名9岁的黑人女孩琳达·布朗每天不得不步行1英里多去上学。然而,就在琳达·布朗的家门口,就有一所拒收黑人学童的白人学校。于是,以琳达·布朗要上家门口的白人学校为诉因的案子打上了美国最高法院。1953年,美国最高法院就此案作出历史性的判决: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现象违反了宪法修正案有关平等保护的原则,因而是非法的!

  由此,琳达·布朗的名字,被镌刻在了美国教育平权史的丰碑上。

  也正如媒体所描述,向当下不平等的教育制度发出诘问的占海特,“没有网络上那么锋芒毕露”,而且,“即便在谈及一些并不轻松的话题时,这个留着齐刘海、长相清秀的15岁女孩,常常是还没开口,笑意就先涌上眼睛”。

  实际上,不是占海特选择了这么沉重的话题,而是这个沉重的话题选中了占海特。占海特提出的“貌似”深刻的制度性诘问,其答案早就应该是现代社会得以运作的基本常识。其实,对其诘问的原则性回答,就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里。公民的“教育权”和“平等权”,同样是中国宪法的规定及其精神。

  与占海特辩论、甚至恐吓、谩骂占海特的那些有上海市户口的人,其实也是教育不平等的受害者。只不过,这种危害是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了出来而已。这些人,从一个比较短的历史阶段看,可能是现行不公正教育制度的受益者,但是,如果从一个稍长的历史阶段看,他们也同样是这个制度下的损益人群的一部分。

  “人人生而平等”的“天赋性”,就在于无论是自然史还是人类进化的发展史,都不为歧视、不平等、不公正和非正义的正当性提供支持性的例证。因此,所谓“上海的资源是阿拉三代人血汗积累下来”之说,实在是不值一驳的浅薄之论。谁都知道,作为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一块冲积平原,上海的地底下既没石油,也无煤炭。集中全国的资金和资源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那完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制度性的安排。

  教育平权,是社会平权的基石,是社会公正的起点。现今中国,无论是从GDP总量、财政总量,还是从人均GDP的数量来看,其经济基础和财政基础都早该“匹配”更加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教育制度以及其他各项社会制度。

  因此,从教育平权的意义上讲,占海特站在了历史的正确一边。现在,是其他人、尤其是决策者“选边”的时候了。

  问题:

  联系材料结合实际,谈谈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

  【参考答案】

  1.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均衡。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应该充分考虑各地的现实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尽量均衡各个地区的教育资源。

  2、改革高考制度,尽可能的使每个考生都能将自己的真实水平展现出来,体现素质教育的身影。

  3、高考的录取招生制度应该充分均衡地区之间的差别,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录取机会。

  4、这些问题的关键还是应该尽一切办法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的差距,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满足大家在教育方面的要求。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