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5河南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备考:课堂管理

2015-04-09 14:24:12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2015河南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备考汇总

  第二节 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概述

  ★(一)课堂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其功能主要体现在:

  1.维持功能。所谓维持功能,是指课堂管理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维持功能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功能。

  深度链接

  课堂管理过程的实质就是师生在课堂中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积极的课堂互动为前提.而这是建立在师生、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的。

  2.促进功能。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3.发展功能。课堂管理本身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促进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学生获得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逐步走向成熟。

  (二)课堂管理的目标

  课堂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而不是让学生安静、驯服地遵守课堂纪律。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能维持课堂秩序,而且能增进教学效果;不仅能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一般说来,课堂管理具有三个重要目标:第一,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第二,增加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第三,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的影响。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课堂自由气氛,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学生的行为有无越轨。

  2.班级规模。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其次,班内的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就越大;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

  3.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而应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掌握班集体的特点。

  4.对教师的期望。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的期望,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这种期望必然会影响教师的课堂管理。如果教师的实际行为与学生的期望不一致,学生就会不满。

  二、课堂群体管理

  (一)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1.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在校行政部门、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章程组成的学生群体。班级、小组、少先队等都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目标与任务明确,成员稳定,有的组织纪律和工作计划,这对增强集体凝聚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式群体的发展要经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三个阶段。松散群体是指学生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问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的活动目的,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意义;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为实现有公益价值的社会目标,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教师在管理正式群体时,第一,要选好班级正式群体中的领导;第二,注意引导和支持正式群体;第三,适当授权,鼓励学生的自主管理。

  ★2.非正式群体

  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称为非正式群体。它是同伴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非正式群体具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成员之间相互满足心理需要;第二,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情感联系和较强的凝聚力,但有可能存在排他性;第三,受共同的行为规范和行动目标的支配,行为上具有一致性;第四,成员的角色和数量不固定。

  非正式群体对学生个体和正式群体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教师在管理非正式群体时,第一,要摸清非正式群体的性质;第二,对积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鼓励和;第三,对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干预。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课堂管理必须注意协调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关系。首先,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并以此协调大家的行动,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使班级成为团结的集体。其次,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在支持、保护积极型非正式群体的同时,还要对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给予教育、引导和改造,必要时依据校规、法律加以惩处或制裁。

  (二)群体动力

  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其中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些影响群体与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1.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问的相互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间的友谊和志趣等来表明。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以,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教师应采取措施班级里群体的凝聚力。班主任应做到:首先,了解群体凝聚力的情况;其次,班级里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形成认同感;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形成归属感;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给予赞许和鼓励,形成力量感。

  2.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结果。非正式规范的形成则是成员们约定俗成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还可能导致从众现象的发生。群体规范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方向和范围,成为引导学生行为的指南。

  3.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通常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它是学习的重要社会心理环境。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有利于课堂师生互动。课堂气氛也会形成群体压力,从而导致学生的从众行为。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班级的目标、规范得以遵守,使同学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使课堂教学得以正常进行。

  深度链接

  课堂气氛一般有三种类型: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课堂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课堂中的物理环境,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空间大小、座位编排方式等时空环境和物质环境;后者主要指课堂中的

  社会心理环境,如课堂气氛、学习目标定向等。

  为了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这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第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第三,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第四,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4.课堂中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等方面的联系过程。在课堂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断地进行人际交往,在此基础上形成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各种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概念我们已经在前面心理学部分提到了,这里我们专讲课堂中的人际关系。课堂中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气氛,教师应该善于处理师生关系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以积极的课堂互动为前提。课堂管理应重视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有效地开展教学创造条件。

  (1)学生间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学生之间的主要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表现为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①吸引与排斥

  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为一致为特征;人际排斥是指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和谐、相互疏远的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冲突及行为对抗为特征。

  现有的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人际排斥的主要因素。

  人际吸引和人际排斥使学生在课堂里处于不同的地位,出现人缘好的学生、被人嫌弃的学生和遭受孤立的学生。因此,课堂管理中必须重视课堂里被嫌弃者和被孤立者,教师应该他们回归群体。

  ②合作与竞争

  合作是指学生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好处在于能促进集体的学习成功,增强群体凝聚力;有利于学习中的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进而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利于学生习得团体规范,发展形成社会交往技能;有助于个体学生减少失败体验,改善他们的自尊和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积极性。但是合作性学习方式也有不足之处,因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合作性学习可能会限制不同学生的学习进程。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良性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但是,竞争并不是对所有学生都有激励作用,频繁的竞争会使学生间产生对立,使班级出现不安、不团结等消极的气氛。竞争有可能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内在价值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赢得他人的赞许方面,从而忽视学习活动本身所带来的认知乐趣。

  不少心理学家提倡开展群体间的竞争。一般来说,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群体内的合作。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它们都以是否满足各自的利益为转移。在课堂的人际交往中,有时可能同时发生合作与竞争,有时则交替地引起合作与竞争,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协调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成为实现促进功能的有益手段。

  (2)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有四种:①单向交往;②双向交往;③师生保持双向交往;④教师为中心的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

  单向交往,教学效果差;双向交往比单向教学效果好;师生保持双向交往,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教学效果很好;教师成为互相交往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学生与教师形成双向交往教学效果最佳。

  三、课堂纪律管理

  (一)课堂纪律概述

  课堂纪律是指为保障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及施加的控制。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条件,有助于维持课堂秩序,减少学习干扰,也有助于学生获得情绪上的安全感。根据形成途径,课堂纪律一般可分为四类。

  1.教师促成的纪律,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刚入学的儿童往往需要较多的监督和指导,课堂纪律主要是由教师制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开始反对教师的过多限制,对教师促成的纪律的要求降低,但它始终是课堂纪律的一种重要类型。

  2.集体促成的纪律,即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从儿童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促进儿童社会化方面就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受同伴群体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开始以同辈群体的集体要求和价值判断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别人也都这么干”为理由而做某件事情。

  3.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即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形成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

  4.任务促成的纪律,即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每项学习任务都有它特定的要求,或者说特定的纪律,例如课堂讨论、野外观察、制作标本等。

  (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包括课堂隋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

  1.课堂情境结构

  (1)班级规模的控制。班级过大容易限制师生交往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课堂出现较多的纪律问题。

  (2)课堂常规的建立。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它赋予学生的课堂行为以的意义,使学生明白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具有约束和指导学生课堂行为的功能。

  (3) 学生座位的分配。研究发现,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主要关心的是减少课堂混乱。其实,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2.课堂教学结构

  (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学生在课堂里的活动可以分为学业活动、非学业活动和非教学活动三种类型。在通常情况下,用于学业活动的时间越多,学业成绩越好。

  (2)课程表的编制。课程表是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条件。既要将核心课程安排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又要注意不同性质学科的交错安排。

  (3)教学过程的规划。教学过程的合理规划是维持课堂纪律的又一个重要条件,不少纪律问题就是因教学过程规划不合理造成的。

  (三)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课堂规则是课堂成员应遵守的课堂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有以下特点:第一油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共同制定;第二,尽量少而精,内容表述多以正面引导为主。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应做到:首先,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其次,保持紧凑的教学节奏,合理布置学业任务;再次,处理好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

  3.做好课堂监控。教师应能及时预防或发现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纪律问题,并采取言语提示、目光接触等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自律品质,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之一。教师应做到: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加强课堂纪律的目的性教育;其次,引导学生对学习纪律持有正确、积极的态度,产生积极的纪律情感体验,进行自我监控;最后,集体舆论和集体规范是促使学生自律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对其加以有效利用。

  (四)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作出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破坏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一般可分品行方面的和人格方面的。前者是指那些直接指向环境和他人的不良行为,易被发现;后者是与学生的个性关联在一起的不良行为,不易觉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果。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三点:1.学生的人格特点、生理因素、挫折经历;2.教师的教学技能、管理方式、威信;3.校内外的环境,如大众传媒、家庭环境、课堂座位编排。

 

  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教师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2.合理运用惩罚;3.进行心理辅导。

文章关键词: 河南 教师教育 备考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