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黄委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备考:成语辨析

2015-01-21 13:27:23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逻辑填空是职业能力测试中比较容易的失分点,相对于其他题型,逻辑填空技巧性较弱,需要有的积累,其中成语是大家较为头疼的一部分。成语作为具 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一般来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诗文等。对于成语的考查通常以辨析和搭配的情况出现因此考生须从两个方面予以把握,一是正确理解成语的 含义;二是正确地使用、运用成语。

  由于成语是多年沿袭下来的固定搭配,因此在使用上比较缺乏理据性。考生首先要理解成语的含义,包括原意、引申义及比喻用法,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 技巧性,即结合题目表达的各种特点,通过比较成语的准确含义、感情色彩、特殊用法、使用范围、搭配特点、语法功能、语句的逻辑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筛选甄别。

  关于上述核心技巧的实际运用 将通过以下历年真题进行讲解。

  【例1】 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_,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日中天 B. 声名鹊起 C. 享誉中外 D. 名声大噪

  【答案】 B

  【解析】 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A项“如日中天”是指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B项“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C项“享誉中外”是 指好的声名国内国外均知道,D项“名声大噪”是指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根据文段的表述可知景泰蓝早在元代就已出现,正是由于“皇家的重视”才 使得景泰蓝的知名度得以迅速,B项最为符合文意。

  【例2】 研究发现,睡眠存在障碍与很多疾病有着难以______的联系。有时候通过改善睡眠状况,可连带对另一种疾病的治疗起到______的功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区分 釜底抽薪 B. 确认 投石问路

  C. 割裂 一石二鸟 D. 分割 正本清源

  【答案】 C

  【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与成语辨析相结合的题目。根据文意表达,可知第一组词要与“联系”搭配,首先排除A项的“区分”和B项的“确认”,而D项“分割”一词与 “联系”也搭配不当。再进行第二组词的确认,“一石二鸟”指的是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好处。符合文意要求,由此确定正确答案为C 项。

  【老师点评】 A项“釜底抽薪”比喻做事非常彻底。B项“投石问路”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D项“正本清源”指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例3】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新闻作品要想成为历史的“宏音”,时代的“响箭”,新闻记者就必须胸怀全局、______,深入______新闻的理性力量,使新闻语言具有一种理性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高瞻远瞩 分析 B. 高屋建瓴 发掘

  C. 见微知著 彰显 D. 由表及里 剖析

  【答案】 B

  【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与成语辨析相结合的题目。先从第一组词入手,该成语与“胸怀全局”用顿号隔开,为并列之意。其中C项“见微知著”比喻知道一个小小的细节 就继续琢磨,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D项“由表及里”是指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由此可以排除C、D两项。再观察第二组词,根据搭配 进行排除。A项“分析”与“新闻的理性力量”搭配不当,而B项“发掘”则符合搭配要求和文意表达,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B项。

  【例4】 既然编全集,希望完整地______某一文人学者的形象,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便都应该保留下来。可说实话,古往今来,经得起这么折腾的人物不是很多。你很认真地为其辑佚、整理,不放过任何______,好不容易弄出全集来,不只没加分,还减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展现 闲言细语 B. 描绘 蛛丝马迹

  C. 呈现 只言片语 D. 还原 一鳞半爪

  【答案】 C

  【解析】这是一道实词辨析与成语辨析相结合的题目。此题可以从第二组词入手解题,A项“闲言细语”指的是随便说的闲话和语句,带有些许消极意 味。B项“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C项“只言片语”是指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D项“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 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文段要反映的是文人学者的形象,由此可知C项“只言片语”最为恰当,A项的感情色彩不如C项准确。B、D两项意 思表达不符合文意要求。再用第一组词进行验证,“呈现某一文人学者的形象”搭配准确恰当,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

  【例5】 在确立以夏、商、周为核心的中国上古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历谱推定、文献梳理、考古与碳十四测定等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 周年表。尽管这个年表还有不够之处,但它的______提出毕竟标志着中国的上古史已不是______的传说,而是可信的历史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细致 子虚乌有 B. 虚无缥缈

  C. 合理 扑朔迷离 D. 精确 空穴来风

  【答案】 B

  【解析】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与成语辨析相结合的题目。这道题目可以由第一组词入手解题,根据文中的提示性信息可知该词是对“夏商周年表”的形容,首先排除A、C两 项,比较B项“”和D项“精确”,前者侧重在“准确”上,后者侧重在“确定”上。根据文意表达可知,应该使用B项“”一词。再通过第二组词进行验 证,“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指看不见、摸不着,虚幻但又实际存在的东西。该词与之后的内容搭配合理,符合文意表达,由此确定正确答案为B项。

  【老师点评】 D项“空穴来风”原意为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说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是不正确的。考生注意不要将“空穴来风”与“无中生有”等同视之,造成误用。

  相信考生通过以上几个例子,考生可以对成语的使用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逐渐培养出强烈的语感,假以时日,可以完胜成语类题目。

文章关键词: 备考 事业单位 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