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0.8.31)

2020-09-01 16:58:22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1.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这说明( )

  A. 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B. 人类可以通过改变客观规律克服一切障碍

  C. 人可以创造规律

  D. 人的主观认识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A项:人工耳蜗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体现了人类在了解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创造条件来造福人类。A项正确。B项、C项: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不能消灭、创造、改变,违背规律会受到它的惩罚。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创造或改变某些条件,认识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挥作用的方式。因此,B项中“改变”、C项中“创造”规律的说法错误,不当选。D项: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D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

  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朴素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概述知识。A项:客观唯心主义指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原理)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外部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比如老子指出“道”生万物,便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A项错误。B项:这句话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陶渊明《饮酒十三首》。意思是身处纷纭人世,却感受不到车马的喧闹。若问怎么能够如此,因为我独得情趣,心既远远地摆脱了世俗的束缚,所处的地方自然就显得超尘绝俗。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认为心是决定环境的因素,把主观的心当作了世界的本原。现代人认为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也是同理,属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项正确。C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三个阶段的最初形态。它总是把某种或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的物质基础。比如中国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把世界本原归为具体的物质形态。C项错误。D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3.在上层建筑组成部分中,( )占主导地位,( )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A. 国家法律制度

  B. 政治国家政权

  C. 法律军队

  D. 哲学政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政治上层建筑于上层建筑中占主导地位,主要内容有:建立起的政治、法律制度,建立起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并且体现着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其中,国家政权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要素起着支配作用,它主要体现政治关系。B项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

  4.中国已经逐步迈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垃圾分类新政策,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催生了新的市场。数据显示,今天8月注册成立的垃圾分类企业就达到1004家,上百个垃圾分类应用一夜之间上线。这体现的哲理是( )

  A.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

  B.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自在的

  C.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D.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主观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知识。联系指的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系的特点包括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和多样性。A项:垃圾分类新政策所催生的新的市场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影响关系,从哲学角度就是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A项正确。B项:联系的特点没有自在性的表述,B项错误。C项:联系具有条件性,联系的形成需要的条件。C项错误。D项:联系具有客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的。D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5.“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

  A.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 人的思想动机的背后有物质的原因

  D.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A项:“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意思是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客观事物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事物是客观存在的,是实实在在的,不会因为人的思想、想法而发生改变。A项正确。B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强调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本题并未体现世界的本原。B项错误。C项:人的思想动机的背后有物质的原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本题并未体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项错误。D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核心,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本题并未体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D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