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公共基础知识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20-11-06 15:06:38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客观的知识是不存在的,知识的学习是个体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情境等因素有关。因而,教学并不是将知识放入学习者的头脑,而是要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新的知识。

  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维果斯基等。

  在教招考试中这一小节的内容主要考察的是对于建构主义一些基本观点的理解,同时我们需要知道的一点是建构主义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以下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在程度上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

  3.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还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二)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2.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所以,在具体问题面前,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学习者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的认知观点。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景的知识符号,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