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6河南省考申论热点:人没了,支付宝等财产不能没了!

2016-09-26 16:50:15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有支付宝、余额宝、微信零钱、财付通等之类的账号,直通他们的财富仓库。然而,网络形态存在的钱财,很可能因主人发生意外而被遗忘。近日,有网友表示了这样的担心,“我支付宝有7万多元,微信有2万多元,如果我哪天突然意外死了,这些钱会被怎么处理(我的家人并不知道这笔钱)?”(《扬子晚报》9月21日)

  【模拟练习题】

  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政策解读】

  《民法总则(草案)》第一百零四条 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具体权利或者网络虚拟财产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此外,草案第一百零八条第二款第八项还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同时列举了作品、专利、商标等9种客体,其中包括“数据信息”。

  【参考分析】

  随着互联网对经济的深度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把资金放在网上。这种网络财产,还不是游戏装备等纯粹意义的虚拟财产,而对应着真实财产。互联网公司一般规定如果长期不使用的账户会被注销,这意味着个人网络财产很有可能被“充公”。

  虽然社会基本上认同网络虚拟财产可以继承,因为像支付宝、微信钱包里的钱属于用户个人财产,只是暂时存放在第三方账户中,如同存在银行里。但根据目前的《继承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很多网络虚拟财产并不属于可以继承的财产。即便一些互联网企业自己规定虚拟财产可以继承,但要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成本极大。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等原因,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各类支付账号、网络账号以及密码都告知了家人,而是只有本人知道。这意味着一旦他们突然离世,家人可能不知道他们在网络世界上还留下了多少可以折现的虚拟财产。换言之,如何获得去世家人的网络虚拟财产信息成为一道绕不过的坎。

  “人没了钱还在”,目前问题可能还不是十分尖锐,但发生机率会逐步增大。这笔钱不能就此休眠,更不能成为互联网公司的财产。

  “人没了支付宝还在”并非杞人忧天,未来所有人不得不面对这一问题。无论是从对用户负责的态度,还是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角度,都应该在立法层面上重视这一问题。当然,用户也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养成“留遗嘱”的自觉。

  【提出对策】

  如何能让人们可以轻松、便利地继承家人的网络虚拟财产?这是当下需要重视的问题,也是社会民生会越来越焦距的热点。想要解决这个容易引发矛盾的现象,方法无外乎三种:

  首先,完善相关的法律。如今社会问题严重的现象大多数都是因为法律的不健全,这需要相关部门健全这方面的法律,以法律形式明确网络虚拟财产可以继承。这一点我们国家已经在着手做,《民法总则草案》明确规定网络虚拟财产属于物权,依法可以继承。当然,至于哪些属于网络虚拟财产,这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但支付宝、微信等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问题却需要明确下来。

  其次,在明确人们查询已故家人的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的同时,还要让第三方支付银行化。实体银行里也存在这种情况,但一般都有应对机制。比如说,银行每年都有一些“休眠账户”,内有或多或少的资金,有的账户有第二联系人,银行可以联系上,或者允许当事人的亲友拿着银行卡来查询。网络平台的“休眠账户”问题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但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废除第三方支付所谓的12月不登录注销账户的“霸王条款”,不能让他们肆意掠夺属于公民的个人财产。

  最后,虚拟经济的监管与财产监控。虚拟经济的发展如今已经远胜过实体经济,这必然导致资产流入虚拟经济。第三方支付俨然成为了虚拟经济的中央银行,但在赋予了他们如此之重的权力的同时,还要能够进行监管与控制。只有随时能够对这些网络银行进行管控与监管,才能让他们在合理而又正常的轨道上调控经济,而不是成为一个肆意吞食公民个人财产的饕餮。

  人没了,支付宝里的钱不能没了,这是当下的社会问题,也必然会是日后的民生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及早进行防护手段,才能让更多公民保护好自身的财产安全。

文章关键词: 河南省考申论热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