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5郑州事业单位考试行测通关秘籍:哲学高频考点和习题

2015-05-12 14:34:10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2015郑州事业单位招考公告

京佳教育公基教研室 郭老师

  考点一: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认为意识决定物质。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认为客观事物以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真题示例】

  53.“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从哲学上看是( )。(2014郑州第二批事业单位)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认为物质是客观精神派生的观点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解析】A 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题干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就是把自己的主观精神当成了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A。

  【即时练习】

  1. 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温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

  A. 机械唯物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客观唯心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解析】B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及其形态。唯心主义的形态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精神、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由此可知,“物是感觉的集合”这一观点夸大了人的感觉的作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选B。

  2. 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从哲学上看,令人生畏的铭文属于( )。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解析】D 本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精神、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由此可知,“死神”的铭文,认为神、天等客观精神决定一切,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项正确,故选D。

  考点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运动与静止:①运动是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②物质世界是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真题示例】

  28. 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以下正确反映“蹄疾”与“步稳”关系的是( )。(2014郑州第二批事业单位)

  A. 与否定的辩证统一 B. 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D. 系统与要素的辩证统一

  【解析】BC 本题考查运动和量变质变关系。题干中“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体现了事物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项正确。“蹄疾而步稳”体现了运动和相对静止。B项表述符合题意。AD与题意无关,不当选。故选BC。

  【即时练习】

  1.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 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 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解析】A 本题考查静止。题干中“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说明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A项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D项错误,BC与题意不符。故选A。

  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

  A. 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B. 在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C.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解析】C 本题考查运动与相对静止。事物的运动是的、无条件,AB表述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项表述错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强调物质世界是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三: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②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①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原型。意识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做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表现为:①意识形式的主观性;②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③意识的创造性。

  (3)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真题示例】

  5. 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2013郑州第一批事业单位)

  A.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解析】D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题干中的大脑效应、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表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D项正确;A项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错误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B项表述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

  【即时练习】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制造出电脑,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导弹、宇宙飞船等能够自动控制,达到预定目的。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

  A. 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 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 否认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 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解析】B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题干中,人们制造出电脑,说明电脑的所有功能都是人创造出来的,而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观点明显错误,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B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AC不符合题意;题干也没有涉及意识的内容,D项不当选。故选B。

  2. “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A. 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 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 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 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解析】A 本题考查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地心说”是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日心说”也是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的,说明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A项说法正确。BCD说法错误,故选A。

  考点四: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主要表现: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第二,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第三,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注意:联系具有普遍性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只注重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也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真题示例】

  7. 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主要违背了( )。(2013郑州第二批事业单位)

  A. 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 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C. 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D. 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

  【解析】A 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凑合。联系普遍性的观点要求我们在了解个别事物时,要注意把握它同周围有关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时,要注意把握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不要孤立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本题中,一些地方的人们滥挖草原上的干草,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却没有看到破坏草原植被与生态环境改变之间的联系,是割裂事物间普遍联系的做法。故选A。

  【即时练习】

  1. 5年前,在马来西亚,尼巴病毒使数百人丧命,这是因为森林火灾使得蝙蝠无处栖身。它们逃到猪圈,并通过蚊子感染猪。数百万头猪因此而死,病毒又传给了人类。这说明(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 B.病毒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

  C.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D.人在病毒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解析】A 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题干中,森林火灾使蝙蝠逃到猪圈,通过蚊子感染猪,猪的死亡又将病毒传给人类。这体现的是因果联系,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A项表述正确。B项不属于哲学观点,C项与题意无关,D项表述错误,故选A。

  2. 外来物种离开原生长地,由于天敌减少,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疯狂生长,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导致本地物种的消亡和灭绝。这说明( )。

  A. 有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有些事物之间没有联系

  B. 事物联系的条件不同,其引起的联系的状态也就不同

  C. 联系不仅仅存在于事物之间,而且还存在于事物内部

  D.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改变联系

  【解析】B 本题考查联系的条件性。联系具有条件性。任何一个具体事物只有在的条件下才能产生、生存、发展和灭亡。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题干中,外来物种生存的条件发生改变,同样本地物种的生存环境也发生改变,导致原来事物之间的联系状态发生变化,B项表述符合题意。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A项表述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D项表述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故选B。

  考点五: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一是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两者相互依赖: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为部分。

  两者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一是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二是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真题示例】

  40. 指出,目前对青少年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帮组网。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有:( )(2013郑州第一批事业单位)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 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联系是具体的,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 从整体着眼,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解析】D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帮组网”说明的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共同形成了一个帮组网,各自为战,作用不大,难以发挥整体优势。这体现的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从方法论上看则要求我们能够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C不符合题意,A项后半句错误,D项表述正确,故选D。

  【即时练习】

  1. 俗语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现在的动车组不一样了,它在靠车头带的同时,普遍采用动力分散技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装置,因此跑得又快又稳。这说明( )。

  ①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解析】B 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题干中,动车组普遍采用动力分散技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装置,因此跑得又快又稳,体现了部分对整体的影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②③符合题意。①说的是整体对部分的影响,与题意不符。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④本身表述错误。故选B。

  2. 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之一。这一关系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下列与“顶层设计”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A. 标本兼治 B. 牵牛要牵牛鼻子 C. 高屋建瓴 D.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解析】CD 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顶层设计”强调整体的重要性,“高屋建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均涉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强调整体的重要性,CD符合题意。“标本兼治”则体现了两点论,“牵牛要牵牛鼻子”强调抓住主要矛盾,AB与题意不符。故选CD。

  考点六: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消极过时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又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3)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的变化。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③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要果断地捉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真题示例】

  47. 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发展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储存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2014郑州第二批事业单位)

  A. 事物总是处在渐进和不的变化中

  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 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解析】C 本题考查发展观。从题干中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过程来看,储存介质的发明是不断发展、前进的。因此,C项表述符合题意。A项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表述错误,不当选;B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C。

  【即时练习】

  1. 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进发,再积累、再进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句话说明了( )。

  A.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B. 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能实现质变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D.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解析】AC 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项符合题意。“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进发,再积累、再进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A项符合题意。量变只有达到程度才会引起质变,二者没有轻重之分,BD说法错误。故选AC。

  2.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许多重大部署和改革方案陆续出台,这些部署和方案能否落地生根,取决于推进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能否彻底打通。下列与“最后一公里”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 欲速则不达 B. 行百里者半九十

  C.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 D. 君子耻于言而过其行

  【解析】B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题干中,“最后一公里”体现了量变达到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B项与题意相符;A项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与题意不符;CD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与题意无关。故选B。

  考点七: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叫做矛盾,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真题示例】

  29. 在循环经济的理念里,没有“废弃物”这一概念,所有“废弃物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告诉我们:( )(2013郑州第一批事业单位)

  A.“废弃物”是“废”与“不废”的统一

  B. 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的

  C. 正确认识事物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D.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解析】AC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条件下相互转化。“所有废弃物都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告诉我们废弃物和资源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矛盾的统一体,可以相互转化,A项表述正确,B项本身表述错误。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C项正确。两点论重点论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的方法论,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故AC。

  【即时练习】

  1. 尽管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但如果能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微博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这说明(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B. 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 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解析】D 本题考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题干中,微博有利也有弊,如果能加强管理,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便捷有效的服务通道。这说明对待微博要辩证分析,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D项表述符合题意。ABC与题意无关。故选D。

  2. 下列诗句与对应的哲学道理搭配错误的是( )。

  A.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对立统一观点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D 本题考查矛盾双方在条件下相互转化。ABC搭配均正确,D项中“远虑、近忧”属于矛盾双方,诗句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条件下相互转化,D项对应错误,故选D。

  考点八: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3、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真题示例】

  6. 在南海设立三沙市,内地其他地级市所拥有的行政管辖权它都会具有,但是三沙市由于位置特殊,地处我国边洲地区,将来在国防任务、外事任务方面,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多的任务。材料蕴含了:( )(2013郑州第一批事业单位)

  A. 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B.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关系原理

  C.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

  【解析】C 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这要求我们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认识事物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三沙市具有“内地其他地级市所拥有的行政管辖权”,这体现了三沙市地位的共性;“三沙市由于位置特殊,地处我国边洲地区,将来在国防任务、外事任务方面,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多的任务”体现了三沙市地位的个性。因此,题干蕴含的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故选C。

  【即时练习】

  1. “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解析】D 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个性包含共性。所以题干的这句话含义是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故选D。

  2.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自贸区坚持先行先试的原则,以服务全国的发展。这蕴含的哲理是( )。

  A. 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我们应该从特殊性上升到普遍性

  B. 要坚持从特殊性到普遍性,再由普遍性到特殊性的工作方法

  C.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否定,要敢于批判与发展

  D.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一刀切”

  【解析】B 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题干中“自贸区坚持先行先试的原则,以服务全国的发展”,“自贸区”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先行先试的原则,以服务全国的发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答案B正确;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而不是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A项错误;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否定,C项错误;D和题意无关。故选B。

  考点九:实践与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坚持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1)认识具有反复性:①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真题示例】

  11. 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体现了( )。(2014郑州第二批事业单位)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主要标准

  B. 认识与实践相辅相成、相互决定

  C. 实践从认识中来,最终还要回到认识中去

  D. 认识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

  【解析】D 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项表述错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B项中“相互决定”表述错误;认识从实践中来,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C项表述错误。题干主要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说明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D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7. 自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切民情民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这表明:( )(2013郑州第一批事业单位)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产生于认识的需要

  C.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解析】A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深入基层的实践中创作了优秀作品,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CD均未体现,故选A。

  【即时练习】

  1. 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成功着陆火星,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为人类更深入地认识火星奠定了基础。这说明( )。

  A. 人类通过实践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B.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

  C.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D. 认识工具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基础

  【解析】B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不能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A项表述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不当选。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基础,D项表述错误。火星探测器“为人类更深入地认识火星奠定了基础”说明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B项表述符合题意。故选B。

  2.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A. 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B. 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D.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解析】BC 本题考查真理具体性和条件性以及认识的反复性。A项观点错误,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但不是循环过程,因为认识具有上升性;D项观点错误,认识不能超越历史条件;题干中以前人们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发现并不是这样,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C符合题意。故选BC。

  考点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就是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这就是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二。

  【真题示例】

  30. 下面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3郑州第一批事业单位)

  A.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 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C. 其内容是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D. 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解析】ACD 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C项正确。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A项正确,B项错误。社会发展规律发现的意义在于,这一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D项表述均正确。故选ACD。

  4. 下列选项中,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解,表述错误的是( )。(2014郑州第一批事业单位)

  A.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B.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变革

  C.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起推动作用,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D.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保持同步

  【解析】D 本题考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因此AB表述正确,D项错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C项正确。故选D。

  【即时练习】

  1. 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论述,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深刻阐述了坚持改革开放对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判断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B.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C. 生产关系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解析】BC 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原因就在于此,BC表述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AD不当选。故选BC。

  2.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简政放权成为持续的改革行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

  A. 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B.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解析】A 本题考查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题干中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简政放权成为持续的改革行动,指的是改革上层建筑,其哲学依据是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A项符合题意。BCD均与题意无关,故选A。

笔试课程

综合岗

班次

科目

课时

费用(元)

开课时间

笔试精品协议班

公共基础知识

量身定制

详见协议

电话咨询

职业能力测试

高分过关特训班

公共基础知识

4天

1580

3280

5月15日-17日

(2晚加课)

职业能力测试

4天4晚

1980

5月18日-21日

工勤岗

班次

科目

课时

开课时间

费用(元)

笔试精品协议班

公共基础知识

量身定制

电话咨询

详见协议

基础精讲特训班

公共基础知识

4天

电话咨询

1580

教师岗

班次

科目

课时

开课时间

费用(元)

笔试精品协议班

教育基础知识

4天

电话咨询

详见协议

高分过关特训班

教育基础知识

4天

电话咨询

680

  欢迎加入QQ交流群:303859417

  热点推荐:

  2015河南乡镇公务员、选调生面试备考专题

  2015河南乡镇公务员、选调生面试课程 面试真题

  2015河南军转干备考专题

  2015河南特岗教师备考专题

文章关键词: 郑州 法宝 事业单位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