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京佳教育 许晓
许多考生在备考申论时会出现如下问题:不理解材料、不会分析材料、不会运用材料。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考生自身积累过少。这里积累过少重点指的是:与申论材料相关的素材积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京佳教育 认为:其实破解这些难题的根本,在于考生要灵活运用理论政策对政府工作提供的方法。“以人为本”是所有方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我们这里强调的“人”不只是生物学范畴的人,也不只是社会学、经济学范畴的人,而是政府管理的对象:公民。与此相适应的是科学发展观中的论述。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中共十八大,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并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我们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就是对“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的集中体现。政府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就是“人”:如何平衡与该制度相关的各类群体间的利益,如何最大化的照顾到所有人的权利,以推动整体工作的开展。这里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而不会是某一特定群体。
二、灵活运用“以人为本”
很多考生都反映:自己也关注时政热点,材料中的事件自己也有所耳闻,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将这些分散凌乱的具体事件联系在一起,更不知道如何将其与政府工作联系起来。如果能灵活运用“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工作思路,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以说,“以人为本”不仅是指导实际工作的重要思想,同样是指导申论答题的重要思想,它是分析申论问题的出发点和解决问题的落脚点。
以2014年4.12联考真题为例:材料主题围绕文化建设,以文化交流、文化输出切入,探讨了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如何保留中国文化的特色与优势,并向世界各国输出正向的中国文化,扩大中国在世界竞争中的影响力。有考生会认为这样的主题过于宏大,文化输出、文化交流说起来总是有形而上的成分。但是,即便是如此宏大的,如果能牢牢抓住“以人文本”就可以这一肢解的很细致:人类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中国文化建设涉及的主体当然是全体中国公民。中国人是承载中国文化符号的主体,是让世人真正了解中国“资源包”,是最好“文化产品”。国人对外来文化的追捧自然有外来文化产品更贴合实际需求的道理,与国人整体的文化自信也不无关系,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专属。
如果能够这样去理解整篇材料,那么对于作文:请你认真领悟“我们觉得她是‘中国制造’”这句话,并结合对给定资料的思考,以“我所理解的‘中国制造’”为话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1000~2000写的议论文。其立意自然是要凸显出中国制造的文化精神,中国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效应是其次,核心必然是身为中国人的文化素养的:文化软实力的,离不开“文化输出”;文化输出,离不开输出载体——“中国制造”。只有身为输出载体——人——的文化自觉觉醒,中国文化逆差才能真正得以改善。
正确学习时政热点也是如此。如果你能放大视野去理解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需要什么资源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你就自然可以理解政府工作中为什么要包含目前在十八大报告中确立的“五大建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试问这每一个领域的每一个问题,有哪一条不与你相关?
另外,在实际考试与备考中,总有考生怀疑自己对申论问题的把握是否到位,是否已将要点全部找齐,是否就是最佳立意。尽管,每次考试都有特定的主题,但是,如果考生能紧紧抓住“以人为本”,以此为分析问题的破题点,并以此为解决问题的落脚点,找到的要点,以及写出的文章,都不会太差。至少不会跑题、偏题,因为,所有问题的都是与“人”有关的矛盾。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