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京佳教育 孙全治
概括题在申论中属于最为常见的类型。就国考而言,从2001年至2014年这14年、19次考试(2010年起分省部级和地市级)中,除2003年、2010年省部级、2012年地市级、2014年地市级(“请根据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严格说也属于概括类题目),几乎每年都可见到该类型题。题目要求一般以“概括(或概述)”主要内容、原因、问题、特点、影响、现状和发展趋势、基本方针政策、理由等形式出现。
辞典中对“概括”的基本含义解释为:归纳,总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扼要重述,使文章更简明,让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申论《大纲》明确说明,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阅读理解是其中重点测查的一项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在公务员的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从大量资料文件和各类信息中,过滤筛选、整理归纳、总结提炼出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东西,并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上报给有关领导或进行存档。因此,申论考试中的概括类型题的设置,其目的是全面考查考生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也适应当今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
目前,很多培训机构把概括题归为客观类的题目,认为这类题目的参考答案都是比较固定的,相当于问答题,比较而言,难度小,容易掌握。京佳教育 认为,以上理解有失偏颇,是对人真实意图的误解,也是对考生的误导。
首先,从文体学的角度,概括题应该属于科技文书,是科技文书中的信息资料文体。它是二次文献,是其所依据的原始文献的派生物。为适应信息的急剧增长,以便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精力获得更多的信息,为领导部门提供资料,作为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这种文体,兼有科技文书“文摘”“提要”的双重特点,内容具有浓缩性,是原始文献(所给资料)的精华,是对原始文献(所给资料)要点的高度浓缩,信息量大;文字具有简明性,语言高度概括,用较少的文字再现原文、原著的主要论点、论据或主要内容,篇幅短小精悍;应用具有广泛性,各行各业的科学研究或管理决策,都离不开,或作为资料积累、信息储存之用,或是作为决策基础、开拓思路之用。如果我们仅仅把它看做是一种问答题,显然不符合国家申论考试的初衷,答题时也会按照各自的理解,出现“瞎子摸象”的乱象。
其次,概括本身是对材料的复述,所有内容都要在材料里找到依据,不能脱离材料自己想当然地进行概括,随意进行主观发挥。也就是说,概括要“忠实原文”,不参杂个人的观点、意见,不做评论,不作诠释。
第三,概括要做到找到、找对、找全。“找到”,即根据题干的指向要求,确定材料范围;“找对”,即根据题干的问题要求,针对性的答题,不能答非所问,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找全”,即根据题干的中心词的要求,例如概括“内容、原因、问题、影响、现状”等,要一个不留地全部找出来,不能有遗漏,不能残缺不全。
例如:【2014年山东省考A卷第1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5,概括C机场在航班延误处理工作方面体现的特点。(15分)
要求:概括准确,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答题时,一要找到“给定材料5”,所有答案要在、也只能在这个材料范围内找;二要牢记“概括”,不是谈“看法”“体会”“理解”等;三要牢记“C机场在航班延误处理工作方面体现的特点”,紧紧围绕“特点”二字做文章,凡是与此相关的信息都在答题的取材范围之内,注意全面摘取相关的关键词、句或段落,以备整理答案时采用。
第四,将题干中范围内凡是涉及到中心词要求的所有信息和内容尽收毂中、囊括精尽后,还要做以下工作:
一是要合并同类项,把意思相关、相近、甚至重复的内容合拢在一起,让它们成为独立、完整的“点”,不会与其它点出现交叉、重复等;
二是按照的逻辑关系,将找到的所有的“点”进行有序排列,其主要的逻辑关系有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等,不能是简单的材料罗列与堆砌;
三是要连缀成文。找到的全部信息和内容,不能完全根据材料、照抄材料,“不敢越雷池一步”。为使语意连贯,阅读顺畅,可进行词句上的加工、改造,略加过渡词语,或者改换成新的词语。
第五,概括题的答题质量,会影响整个答卷的成绩。很多情况下,概括题与申论的其它试题是互为因果和表里的,是对材料本身所做的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和权衡,是针对材料反映的主旨提出的,是试题链条中的一环,是考生对给定资料整体把握的综合体现。概括题是下面提出对策、建议和最后写大作文进行论证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申论考试的成败。
因此,将概括题简单地看做是答案固定,相当于问答题、客观题,难度小、容易掌握等,事实并非如此。更何况,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集中的,也有散乱的;有拿来就可以使用的,也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的整合提炼。另外,字数方面的限制也给概括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上千字的材料要求概括成不超过200字,考生的语言稍不精练就会超过字数,或出现因为节约字数而“漏点”的情况。宋代诗人王安石在《题张司业诗》中写道: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应该看作是解答概括题的真实写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