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6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卷

2016-11-04 16:42:56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预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教育”一词最早来源于( )。

  A.《论语》 B.《大学》 C.《孟子》 D.《学记》

  2.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两种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

  A. 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B. 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C. 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 D. 国家本位论与宗教本位论

  3.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

  A. 教育的科学属性 B. 教育的生产属性

  C. 教育的社会属性 D. 教育的艺术属性

  4.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 )

  A.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 洛克的《教育漫话》

  C. 卢梭的《爱弥儿》 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5. 在教育工作中,试图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像高年级学生一样听报告、搞活动、发表感想,这实际上忽视 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不平衡性

  6. 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提倡“做中学”的课程是( )

  A. 分科课程 B. 学科课程 C. 活动课程 D. 综合课程

  7. 校园文化属于一种( )

  A. 隐性课程 B. 显性课程 C. 学科课程 D. 学校课程

  8. 我国古代《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 )。

  A. 巩固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启发性原则

  9. 让小红先后学习两组难度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 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 )。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分化抑制 D. 延缓抑制

  10. 小丽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属于( )。

  A. 注意分配 B. 注意广度 C. 注意分散 D. 注意转移

  11. 赵毅在学习中,缺乏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 己见。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 )。

  A. 整体型 B. 序列型 C. 场独立型 D. 场依存型

  12. 晓红是韩老师班上的学生,她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请教教师时,韩老师会给与, 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

  A. 强化法 B. 系统脱敏法 C. 理性情绪疗法 D. 来访者中心疗法

  13.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 )。

  A. 班主任工作 B. 社会实践活动

  C. 课外、校外活动 D. 思想品德及其他学科教学

  14. 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 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B. 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

  C. 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的人

  D. 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15.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

  A. 职权影响力,个性影响力 B. 个性影响力,学术影响力

  C. 年龄影响力,职权影响力 D. 职权影响力,学术影响力

  16.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主张无为而治,无条件地宽容学生的一切言行。这种管理风格属于( )。

  A. 专制型 B. 放任型 C. 民主型 D. 组织型

  17.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一般( )。

  A. 不容易矫正 B. 容易矫正

  C. 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D. 属于心理障碍

  18.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 举一反三 B. 聪明过人

  C. 思维敏捷 D. 物以类聚

  19. 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

  A. 巴甫洛夫 B. 艾宾浩斯 C. 冯特 D. 斯金纳

  20. 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是( )。

  A. 学业成功 B. 人性完善 C. 适应社会 D. 身心健康

  21. 一题多解属于( )。

  A. 聚合思维 B. 直觉思维 C. 分析思维 D. 发散思维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23. 教学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因而教学同智育是相同的。

  24. 精细加工策略实际上就是一种理解策略。

  25. 自我意识是与生俱来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l0分,共40分)

  26.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

  27. 简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的含义及在实践中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28. 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29.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方法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8分,共36分)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为了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李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李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位的念头。

  问题:

  (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李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李老师的工作。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转学到A学校,刚来时学习成绩不好。进校后学习成绩由中下一直往下掉,常不交作业、上课打瞌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不高。他的父母都经商,家境比较富裕,父母并不溺爱孩子,同时对学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有进步。小明腼腆,不爱参加文体活动;很想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但因为一开始给周围同学的印象不好,因此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导致人际关系不好;有时被欺负,因为比较胆小,所以也不敢说。

  问题:

  (1)该同学哪些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他成绩下滑的原因。

  (3)如何他摆脱困境?[page]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考点: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业;得天下英才 而教育之,三乐也。故选C。

  2. A 考点:教育目的。在教育目的的价值上取向上,存在着一对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个人本位论 和社会本位论。个体本位论主张教育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自然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目 的;社会本位论则主张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与个体本位论的价值取向 相对。故选A。

  3. C 考点: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 会现象,“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二者都否定了教育的 社会属性。故选C。

  4. B 考点: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主要著作。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 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他 的这一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故选B。

  5. B 考点:人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因此教育工作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段实施,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 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不能搞“一刀切”。故选B。

  6. C 考点:课程的理论流派。活动中心课的的代表理论为课程应以儿童的社会活动为中心,主张通 过儿童自己的活动,改造其经验,促进其生长。故选C。

  7. A 考点:课程的实践形式。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 意形成的,与传统的课程不同,它是通过间接地影响来教育学生的,因此校园文化属于一种隐性课程。 故选A。

  8. D 考点:教学原则。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 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正是启发性原则的表现。故选D。

  9. B 考点:遗忘的原因。前摄抑制是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倒 摄抑制是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题目中小红后学习的材料对先 学习的材料造成影响,属于倒摄抑制。

  10. C 考点:注意的特征。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的对象上去 的现象。故选C。

  11. D 考点:认知风格。赵毅容易受外界影响,属于场依存型的认知。故选D。

  12. A 考点:中学心理问题的辅导。韩老师对晓红的良好行为给予,就是为了增加晓红行为发生 的频率,这是强化法。故选A。

  13. D 考点:德育的途径。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思想品德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最系统和最直 接的德育途径,而其他学科教学则多采用渗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故选D。

  14. A 考点:班级管理的内容。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 的班级风气,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故选A。

  15. A 考点:班主任的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它构成 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故选A。

  16. B 考点:班级管理。勒温将领导风格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放任型的领导者采取的是 无政府主义的领导方式,对工作和团体成员的需要都不重视,无规章、无要求、无评估,工作效率低, 人际关系淡薄。教师无条件地宽容学生的一切言行,属于放任型领导方式。故选B。

  17. B 考点:中学生心理障碍。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 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18. A 考点:知识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选项中,举一反三属 于正迁移。

  19. B 考点:遗忘。艾宾浩斯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 制了遗忘曲线。

  20. B 考点:学生管理。学生学业的成功、个性的完善、对社会的适应和身心的健康都是学生管理的目 标,但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的人性得到完善。

  21. D 考点: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从而得出多个 答案的思维。

  二、辨析题

  22. 错误。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23. 错误。教学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但是教学不同于智育,二者相互关联 又有区别: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校外活动 等才能全面实现。

  24. 正确。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材料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25. 错误。自我意识在后天环境中尤其是社会环境的作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简答题

  26. 【答案要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27. 【答案要点】

  发挥积极、客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 极因素去客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基本要求:

  (1)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正确了解和评价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有的教师不能有效的教育学 生,往往是因为不能以“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2)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全面而深入的了接学生,为教育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要促进他们的品德发展,根本的一点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 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长足的进步。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长善救失,但是注意靠 学生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自觉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28. 【答案要点】

  (1)学生的因素:①适应不良;②厌烦;③挫折与紧张;④寻求注意与地位;⑤过度活动;⑥性别差异。

  (2)教师的因素:①要求不当;②滥用惩罚手段;③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的精神。

  (3)环境因素:①家庭因素;②大众媒体;③课堂内部环境。

  29. 【答案要点】

  个体自我调适的目的是通过改变个体自身的某些特点来增强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个体自我调适的主要方法有:

  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压力管理和态度改变等。

  (1)观念的改变。

  (2)积极地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

  (3)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

  四、材料分析题

  30. 【答案要点】

  (1)李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 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严重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 合、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德育原则,不仅受到学校领导的批评,班上同学对他的管理方式也有抱怨。

  (2)李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把 学到的知识切实应用到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同时,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做到宽严相济,既要尊重 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最后,还要注意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乐观豁达的情绪与坚忍不 拔的毅力。

  31. 【答案要点】

  (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七种,它们由 低到高依次排成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高级需要,需要 的层次越低,其动力越强。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无法融入班集体,有 种不及别人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同学们的尊重。

  (2)马斯洛把七个需要中的前四种称为缺失性需要,后三种称为成长需要。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出 现高级需要,缺失性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成长需要的产生和满足。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人固有 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缺失性需要得不到满足,影响了成长需 要的产生和满足。

  (3)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具有调节作用,所以小明应该转变心态,把精力放到学习知识、技能上, 并有信心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掌握科学知识,学习本领,最终会实现个人价值,受到社会的 尊重。他可以把学习优异作为自己骄傲的资本,此外还可以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待人热情, 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最终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另外,教师可通过自己的关注和尊重小明。

京佳教育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文章关键词: 中学教师资格证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