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5国考申论热点:如何消除学校边缘性群体

2014-10-21 18:20:00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京佳教育 李秋文

  【给定资料】

  广东初三学生谢某为了报复小学老师对他“留堂太多”,连捅老师十余刀。梳理今年来多起学生血案,记者发现,案件背后几乎都有“边缘生”的身影,这敲响了“边缘生”变成“悲剧生”的警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校学生的情况变得有些复杂。一些家庭贫困、家庭教育缺失、缺乏关爱、学习成绩差或身体有疾病的孩子,容易成为学校里的“边缘群体”,产生极度自卑、自尊心极强、个性过度敏感等心理问题,被视为“怪人”。长此以往,他们甚至可能演变成悲剧性角色。家长的言传身教,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于消除校园“边缘群体”都十分重要。

  【现状概括】

  教育 分析认为,家庭贫穷、学习成绩差、身体有疾病的学生往往更易产生极度自卑、自尊心极强、个性过度敏感、受挫力差等严重的心理问题,既无法成为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佼佼者”,又难以被同学所接纳认可,从而成为学校里的“边缘群体”。

  【深度分析】

  一、个人自卑心理使然。不可否认,现实中的确有“边缘生”被冷落、欺负,成了“怪人”的现象,但很多情况下是这些边缘生的自卑欺负了自己。对于自身境遇往往因为性格原因和自卑心理导致其缺乏沟通交流,心理被边缘化。

  二、学校教育关怀缺失。学校教育“分数为王”,往往注重“育分”而忽略“育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以考试分数为主导教育评价体系下,学生的心理、道德等素质教育这些不能立竿见影、增加考评分数的项目基本被边缘化,人员配备、资质水平都跟不上现实需要,久而久之便忽略了‘边缘生’的全面发展。”

  三、家庭教育关爱缺乏。问题学生背后往往有问题家庭。通过对问题学生背后情况调研分析显示,问题学生背后大多有家庭教育问题。家长过分注重成绩、过度纵容、简单粗暴、非正常职业都成为学生出现问题的主要诱因。

  【提出对策】

  教育不应仅关注“优等生”,更应对“边缘生”给予更多关爱,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让“边缘生”不再“边缘化”。

  一、改变教师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教师的工资、奖金只与学生的分数挂钩,自然就难以促使教师从“育分”向“育人”转变观念。应当改变当前对教育的单一分数评价体系,对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素质教育培养的考核权重和重视程度,防止把学生当成赚分工具,让素质教育不再边缘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用关爱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边缘生”的主要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当科学引导学生疏导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不能靠单设某门课程解决,而应当把心理教育与课堂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等所有教育平台结合起来,渗透到所有教育实践活动中,用对学生的关心关爱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比如,化学实验课上,一次实验不成功,那就耐心指导学生反复去做,既是知识增长过程,又是一个挫折教育过程。

  三、教师素养关注学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教师选拔、准入方面,设置前置条件,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关国家规定的心理健康从业证,防止进入教师队伍后参加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走过场”的现象。从而使教师有意识有能力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变化,促进学生成长。

  四、家庭教育重视孩子全面成长。可以通过在高校开设全家长学校,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进行培训,提前应对青少年教育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家长是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变事后处理为提前预防,主动加强家长和教师的联系合作,共同教育学生的水平。

文章关键词: 边缘性 群体 热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