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6河南招教考试《中学语文》全真模拟试卷(1)

2016-03-14 15:42:12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2016河南招教考试模拟试卷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包扎(zā)殷红(yān)损兵折将(zhé)还看今朝(hái)

  B.劲敌(jìng)答理(dá)转弯抹角(mò)悄无声息(qiǎo)

  C.阡陌(mò)膝盖(qī)舐犊情深(shì)刚愎自用(bì)

  D.镌刻(juān)恪守(kè)迄今为止(qì)煽风点火(shàn)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归根结底 旁征博引 莫衷一是 秘而不宣

  B.察言观色 胜卷在握 美轮美奂 醍醐灌顶

  C.孺子可教 随遇而安 铩羽而归 相形见拙

  D.运筹帷幄 励精图治 再接再励 沧海桑田

  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去凤凰,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凤凰的美便弥漫在这烟雨中,湘西的千年文化也 在这烟雨迷蒙中荡漾开来。

  B.网络热词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 的变化。

  C.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数字阅读、网络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的 传统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

  D.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人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5.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问题,久坐会____ 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 产生 适合

  B.提出 引发 合适

  C.提醒 产生 合适

  D.提醒 引发 适合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文化典籍中,最大的类别是集部,它包括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内容以诗文创作为主。

  B.收集个人作品的书称为“别集”,收录众人作品的书称为“总集”,如《白氏长庆集》《欧阳文忠公文集》都是别集,梁萧统编的《文选》则是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C.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旦、正旦、末、正末均是杂剧角色名。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

  D.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其中保存了不少 宋元“活本”,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

  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

  A.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统一

  B.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D.交际工具与品德修养的统一

  8.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9.高中语文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组织“个教学,根据的目标是(  )。

  A.感受·鉴赏积累·整合

  B.阅读·鉴赏思考·领悟

  C.阅读·鉴赏表达·交流

  D.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10.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一根据学生各种需要,教师应适时调整心态和策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达到共赢共享。《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A.讲授方式与问答方式

  B.启发方式与发现方式

  C.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与多种有效方式“融合”

  D.AB方式并用

  二、诗词鉴赏(5分)

山中问答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香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碧山,在今湖北省安乐县。山下有桃花岩,相传为李白读书处。,

  11诗人为什么对问者“笑而不答”?(2分)

  12诗中后两句写景,有何深意?(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奋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①,少以荫补②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固于州县,几十余年。年夸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③尝见而叹日:“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一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一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选自《四部丛刊》)【注】①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②荫(yin)补:子孙因前辈功勋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梅尧臣26岁时固叔父梅询荫补为太庙斋郎。 ③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穷人:困顿的人

  B.犹从辟书 辟书:招聘的文书

  C.作为雅、颂 作为:当做

  D.不自收拾 收拾:整理

  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少以荫补为吏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辄抑于有司事急矣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D.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电

  15下列有关“诗穷而后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是说诗人在受到困厄环境磨砺,幽愤郁积时,方能写出内容精美的诗歌作品。

  B.序中“达”“穷”皆限指政治仕途。为此,作者对梅尧臣仕途困顿表示了痛惜,同时他还高度评价了梅尧臣的诗作。

  C.在欧阳修之前,孔子有“诗可以怨”、司马迁有“发愤著书”、韩愈有“小平则鸣”的说法,“穷而后工”的观点,是对前人思想的发展。

  D.作者提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的观点,深刻地概括了古代作家生活境遇和诗歌创作的关系。

  16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为已故挚友梅尧臣的诗集写此序言,重点不在评梅诗,而在对梅一生怀才不遇表示同情和不平。

  B.《梅圣俞诗集序》从议人手,提出“穷而后工”的论点,然后择要介绍梅尧臣的生平,进而引发作者感慨。行文先议后叙,转换自然。

  C.第二段写“长老”“世人”都惊异于梅尧臣的诗才,这些并非闹笔,从正面了梅尧臣诗文所取得的成就。

  D.作者怜友惜才,将梅尧臣设计为“御用诗人”,固然有情感深厚地为友人鸣不平的意思,但多少显露了他的思想局限。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2)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3)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

  (二)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13分)

目送

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雏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一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一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局门,倏乎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局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一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一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一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一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8本文的环境描写很有特色,寥寥数笔,便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人物的心情。请就此选取一例,作简要赏析。(4分)

  19本文的题目“目送”,有实指和虚指两层含义。请根据全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20本文可分为写母子和写父女两大部分,作者叙事极为简沾,但第9段和第16段完全相同,一字小差。有人认为,既然这两段中已经用了“父女母子”的说法,就可以针对两个部分来议论,没有必要重复,不如删去第9段。对此,你是怎样看的呢?(5分)

  21古诗文默写.(6分)

  (1)云销雨霁,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2)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

  (3)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中,描写洞庭湖宏伟气象的一联是____,____。

  22读《红楼梦》片段,写出其中谈及的四位诗人姓名。(4分)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

  玉道:“……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23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作用的小同,可以把评价分为____、____和诊断性

  评价。(2分)

  24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了五个系列:____、小说与戏剧、____、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2分)

  五、名词解释

  25个W和一个H

  26.义项
  六、论述题

  27试论述教育日的与素质教育两者之问的关系。

  七、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应该常怀悲悯之心,一个不具有悲悯之心的人,是断不会懂得珍爱自己,更谈不上去关爱和扶助别人。如果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点点丢掉它的悲悯之心,最终丢掉的将是社会良知和道德文化的灵魂一我们不能对人类的不幸和苦难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应该常怀悲悯之一心,用悲天悯人的情怀相互扶持,彼此慰藉。悲悯是善的本质,是善的源头,是善的表现。做人要常怀悲悯之心,常拥有温情。

  (1)请以“常怀悲悯之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章中不透露个人信息;⑤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B项答(dá)理应为答(dā)理;C项膝(qī)盖应为膝(xī)盖;D项煽(shàn)风点火应是煽(shān)风点火。

  2A【解析】B项“胜卷在握”应是“胜券在握”;C项“相形见拙”应是“相形见绌”;D项“再接再励”应是“再接再厉”。

  3 D【解析】A项弥漫是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的意思;B项即时是立即的意思;C项方兴未艾是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中止的意思;D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意思是说一个大户人家再穷也起码剩个架子,好过一般穷人家。D项用错对象,而且褒贬也失当。

  4 A【解析】B项应为“但更重要的是包舍了对人……”;C项“主要靠的是……”和“靠……取得的”句式杂糅;D项“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可理解为其他学校的

  领导或其他的学校领导。

  5C【解析】提出:指出或举出。提醒:从旁指点,促使注意。产生:由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出现。引发:引起,触发。适合:一般用作谓语,后面带宾语一合适:一般用作定语或状语,说明一种状态。根据题干,选C项最为合适。

  6 C【解析】元杂剧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没有王实甫。

  7 B【解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8C【解析】略。

  9 C【解析】必修课程目标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展开,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这两条线索进行描述,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故选C。

  10 C【解析】《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

  二、诗词鉴赏

  11“笑而不答”的意味全在“笑”中。其中既有对问者不了解自己的轻蔑,也有自己独得闲适的独特感受。

  12诗的三四句写碧山之景,纯真、宁静、自然、和谐,让人流连忘返。这实则是对前一问的侧面同答。这样,不答而答,似断又续的结构更使全诗增添了无穷的韵味。从“碧山”与“人间”的鲜明对照中,可隐见诗人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的统一。(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三、阅读理解题

  13C【解析】“作为”是写出、成为的意思。

  14 B【解析】B项“以”介词,两例均是“凭借”的意思。A项“而”上例,连词,表并列,却;下例,连词,表递进,而且。C项“于”上例,介词,表被动;下例,介词,向。D项“之”上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短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下例,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5 B【解析】这里的“穷”主要指政治仕途上的困顿,但据文意,不能设限。

  16 C【解析】题干中应是从侧面反映了梅尧臣诗文所取得的成就,世人也没有惊异于梅的诗才。

  17 (1)然而当时人无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向梅圣俞请教。(2)虽然对梅圣俞了解很深,最终也没有举荐他。 (3)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旧稿)。

  18 (11例句:“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赏析:满枝的果实象征孩子已经长大,沉沉下垂的枝丫烘托出作者此时既幸福满足又依依不舍的心情。

  (2)例句:“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赏析:孤立的邮筒正如被儿子疏远的母亲,空荡荡的街道正如作者此时孤寂落寞的内心。

  (3)例句:“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赏析:雨丝斜飞轻飘,表面上不是狂风骤雨,但它的绵长细密,丝丝凉意,更好地烘托出了作者此时内心深处巨大的悲痛,无尽的悲凉。

  19 (1)实指:作者默默看着儿子和父亲的每一次离去。

  (2)虚指:作者爱儿子,儿子越艮越大,但越来越不依恋母亲,作者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他情感上的离去;作者爱父亲,父亲也爱自己,但岁月无情,作者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父亲越来越老,以至辞世。

  (1)本文第9段和第16段的重复别具匠心,非常必要,不可删去。

  (2) 第9段和第16段虽然文字相同,但含义完全不同。第9段是写儿子不愿接受母亲的牵挂和温情,母子间情感上有了隔膜,但做母亲的束手无策,只能在默默凝望中独自品尝落寞。第16段是写父亲关爱女儿,希望女儿不要儿女情长,而面对父亲的老去和辞世,做女儿的爱莫能助,只能在默默凝望中独自品尝自责。

  (3)这两段完全相同的文字前后映照,表现了作者作为母亲和作为女儿的双重痛苦,揭示了作者珍惜亲情但又无法留住亲情的深刻无奈。

  四、综合运用

  21(1)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

  (2)望帝春心托杜鹃蓝田日暖玉生烟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2陆游王维杜甫李白

  23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24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

  五、名词解释

  25五个W和一个H:指的是新闻的基本要素。w和H是这儿个要素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个w: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一个H:How(如何)。

  26义项:一个词往往有儿个意义,每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

  六、论述题

  27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的基本涵义与全而发展的教育目的的涵义是一致的,素质教育只不过是教育目的的同义语,提素质教育只不过是在搞文字游戏,没有实际意义。这一观点可称作“同义说”。

  第二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的含义完全不同,二者是排斥的或并列的,素质教育是对教育目的的否定。这可称作“排斥说”。

  第三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与教育日的即不是同义反复,也不是排斥的或并列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我国的教育目的过于概括和具体化,很难操作,教育目的本身存在国家或社会的教育目的、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者心目中的教育目的等多种层次。其价值判断难于转化为事实判断,在贯彻教育目的的实践中易于

  出现混乱和误解,因此非常有必要使教育目的具体化,素质教育正是这种具体化的形式,这种观点可称为“具体化说”。

  【解题思路】可以从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的三种关系进行解答,重点解答我国素质

  教育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七、写作题(略)

  欢迎加入QQ交流群:105449672

1.公告信息不能漏:河南教师招聘公告信息大全集

2.精品课程同步学:河南招教考试精品过关课程

4.网络课程随时学:河南教师招聘网络通关课

5.备考神器不能少:河南教师招聘备考专题

6.历年真题先体验:历年河南教师招聘真题汇总

7.临阵磨枪之干货:教师招聘试题资料题集

8. 指导成功路:教师招聘考试指导大全


文章关键词: 全真 模拟试卷 河南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