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6国考行测专项练习-文章阅读-7月29日

2015-08-24 14:30:15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美国著名品牌“强生”含有甲醛及二恶烷被曝光,是来自一份民间的检测报告,发布者为美国的“安全化妆品运动”这么一个非营利组织(NPO),既不是政府监管部门,也不是受害者结队上访。这一团体独立检测了美国市场上 48 种婴儿洗浴、护肤和化妆品,随后根据结果在媒体上公布,并呼吁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设定更严格的安全规定。

  在这两个报告中,“安全化妆品运动”找的检测机构是独立第三方的,它的目的不是揭黑,也不是____,而是以公益性为出发点。

  1.1.

  这则材料的主旨是( )。

  A.叙述“强生”被曝光的过程

  B.证明“强生”含有甲醛及二恶烷

  C.第三方意见的存在对社会具有公益性

  D.权威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也需要别人提醒

  1.2.

  下列对“安全化妆品运动”的作用理解不准确的是( )。

  A.代替政府部门行使监督职能

  B.是对公共治理的补充和完善

  C.它可以成为一种纠偏机制

  D.有助于美国的安全规定更完善

  1.3.

  根据上下文,划线部分填入最恰当的成语是( )。

  A.标新立异

  B.越俎代庖

  C.大行其是

  D.未雨绸缪

  1.4.

  “安全化妆品运动”维护了消费者的( )。

  A.监督权

  B.求偿权

  C.知情权

  D.结社权

  所谓创新型经济,它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我国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经验证明,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节省的是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之类的物质投入,但不能节省资金投入。创新本身需要足够的投入来驱动。既然创新投入对创新型经济意义重大,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建设就尤为重要,这种激励机制的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关系密切。

  标准的市场经济理论排斥政府作用,至多是在市场失效以后才需要政府干预。这是在不考虑创新的条件下提出的。而一旦引入创新,就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政府主动介入创新的必要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成果具有溢出效应。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不仅创新者受益,社会也会受益。这种外溢性同时也表明,创新不仅要支付私人成本,也要支付社会成本,这种公共性特征不只是靠政府规制来克服仿冒、剽窃等免费搭车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制定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并通过公共财政对此类创新进行直接的或引导性的投入。

  我国目前的提法是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这是针对以企业为创新源头的技术创新而言的,而对以科技进步为源头的科技创新来说,还应明确以国家目标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技术有自主的选择,市场也会通过资源配置来推动创新,但不排斥政府积极介入其自主的研发过程。自主创新的各个阶段与市场的距离大致可确定政府和市场结合作用的界线。离市场越近的阶段,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越大;离市场越远的阶段,政府的作用越大。这意味着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阶段,更多地需要政府介入,包括政府提供引导性投资和支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根据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实践,政府介入创新不是代替企业的主体地位,更不是挤出企业的创新投资,而是做更为公共的事情。

  2.1.

  我国发展创新型经济时,不能节省的是( )。

  A.物质资源

  B.环境资源

  C.资金投入

  D.人员投入

  2.2.

  作者认为,政府在创新型经济中的角色不包括( )。

  A.在市场失效后进行干预

  B.制定法规保护专利

  C.通过公共财政进行投入

  D.制定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

  2.3.

  关于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国家为创新源头

  B.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C.由国家支付创新成本

  D.创新成果全民共享

  2.4.

  在哪个阶段最应发挥政府的作用?( )

  A.自主研发阶段

  B.产品成型阶段

  C.知识创新阶段

  D.市场销售阶段

  2.5.

  本文的主旨是( )。

  A.国家应积极介入创新型经济

  B.创新型经济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

  C.创新型经济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

  D.应建立对创新型经济投入的激励机制

  我和我在基础物理学界的同事们是爱因斯坦的理性的后继者,乐于自认为我们是在探求美。有些物理方程丑得让人不愿多看一眼,更不用说把它们写下来了。毫无疑问,终极设计者只会用美的方程来设计这个宇宙!我们宣称,如果有两个都可用来描述自然的方程,我们总要选择能激起我们的审美感受的那一个。“让我们先来关心美吧,真用不着我们操心!”这就是基础物理学家们的呼声。

  读者也许会把物理看成一个具有精确预言性而不适于审美沉思的科学。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我希望与你们分享的正是这种奇妙的感受。

  “美”一词被赋予了的内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美的感受是依赖于心理、文化、社会甚至常常是生理等因素的。物理学显然不会关心这一类的美。

  自然在她的定律中向物理学家展示的美是一种设计美。因强调几何对称,这种美在程度上使我们想到了古典建筑。物理学家在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也是从这种朴素的几何确定性中吸取精髓的。请在纸上画出一个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矩形。快,哪一个图形更能使你愉悦?按古希腊人的观点,多数人大概会选择圆。当然,正方形甚至矩形也不会没有热忱的崇拜者。但存在一个客观的判据,它按圆形、正方形、矩形的次序来排定三种图形的名次,按此次序:圆具有更高的对称性。

  或许我不该问哪一个图形更美,而该问哪一个图形的对称性更高。但是,按古希腊人对球形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天体的完美性的雄辩论述,我还是要继续将对称等同于美。

  对称性的精确数学定义涉及到不变性的概念。如果一个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就说这个图形在这些操作之下具有不变性。例如,圆在绕它的中心旋转时是不变的。作为一个抽象实体,不管我们把它转17度还是转其它角度,这个圆都不会变。而正方形就不一样,只有绕它的中心转90°、180°、270° 和360°时(考虑对几何图形的影响时,转360°和转0°或不转是等价的)才保持不变。矩形的对称性比正方形的还要低,只有绕它的中心转180°和 360°时才保持不变。

  3.1.

  基础物理学家选择探求的美是( )。

  A.日常生活中依赖心理和文化的直觉认识

  B.物理学家在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是古希腊人的古典建筑美

  C.图形的对称性

  D.激起审美感受的描述自然的方程

  3.2.

  对“让我们先来关心美吧,真用不着我们操心!”的解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基础物理学的研究者认为只要把握“美”的内涵,会用美的方程设计这个宇宙就获得了开启当代物理学的金钥匙

  B.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

  C.终极设计者只会用美的方程来设计这个宇宙

  D.自然在她的定律中向物理学家展示的美是一种设计美

  3.3.

  作者没有的观点是( )。

  A.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

  B.物理学家研究自然定律中展示的一种设计美

  C.物理学家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是从朴素的几何确定性中吸取精髓的

  D.物理学是具有精确的预言性,而不适于审美沉思的科学

  3.4.

  按原文的意思,作者将对称等同于美是因为( )。

  A.圆在绕它的中心旋转时是不变的

  B.圆具有更高的对称性

  C.按古希腊人对球形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天体的完美性的雄辩论述

  D.对称性图形更能让人愉悦

  3.5.

  下列推断与作者本意相悖的是( )。

  A.对称性的精确数学定义涉及到不变性的概念

  B.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性,这个几何图形就具有对称性

  C.正方形的对称性比圆的高

  D.矩形的对称性比正方形的还要低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沙和细沙被吹移到附近就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酸性物质,减少酸雨的发生。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

  哥德说过:“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

  4.1.

  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现象

  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

  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

  4.2.

  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的作用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少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4.3.

  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4.4.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

  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

  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根据中央的精神和要求,山东省聊城市

  >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都与过去提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生态市建设主要涉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重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而生态文明市建设则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建设生态市的实践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从传统的征服自然观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转变,实现从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聊城市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发展生态经济,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在生态工业方面,按照做大、做强、做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大力抓好节能减排,培植一批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生态农业方面,推行蔬菜大棚轮作制,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在服务业方面,以旅游度假和商贸物流为重点,着力抓好水中古城的保护性开放、马颊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和煤炭、化肥、有色金属、农副产品等大型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的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下大力气抓好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全市160多万亩流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28.1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1.8%

  >培育生态文化,倡导崇尚简朴节约,使用绿色产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态生活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城市建设中注意突出文化个性、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

  >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认真解决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08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其中环境保护支出增长230.8%,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增长 35%,教育支出增长19.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1.8%

  5.1.

  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市

  ②将建设生态文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

  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④取得了成效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5.2.>对“生态文明市”和“生态市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市建设”着眼于环境保护问题,重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等

  B.“生态文明市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C.“生态市建设”目前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

  D. 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在“生态市建设”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5.3.说明方法的使用会使文章生动真实,令人信服,本文采用的方法有( )。

  A. 举例子 列数字 下定义 作比较

  B.分类别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C.分类别 下定义 作比较 列数字

  D.举例子 作比较 下定义 分类别

  5.4.>根据上文,下面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B.培育生态文化,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动力支持

  C.技术创新是改善生态工业的重要手段,数字显示,全面发展生态经济,民生服务水平,还任重道远

  D.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生态文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1.1.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材料先在第一段讲述“强生”被独立检测团体曝光,然后在第二段总结第三方检测组织是以公益性为出发点。所以可知应选C。A、B、D概括片面,都不是文章所要强调的主旨,故正确答案为C。

  1.2.答案: A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安全化妆品运动”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它具有公益性,而不是代替政府部门行使监督职能,不仅从文中不能推出来,根据常识也可做出判断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填空。“越俎代庖”指的是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第一段中指出“‘安全化妆品运动’既不是政府监管部门,也不是受害者结队上访”,可见检测化妆品的这两份报告,不应该是该组织的职责范围,“越俎代庖”符合。A项中标新立异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与文意不符,排除。D中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不符文意。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安全化妆品运动’独立检测了美国市场上48种婴儿洗浴、护肤和化妆品,随后根据结果在媒体上公布”,使得消费者了解到了他们之前无法了解到的内容,故为知情权,C正确。A项消费者监督权是指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利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B项消费者求偿权,是指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监督权和求偿权均未在材料中体现出。D项中消费者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材料中所公布的只是检测的结果,而非某种知识,故只为知情权,而非结社权。故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根据提问定位到第一段,由“但不能节省资金投入,创新本身需要足够的投入来驱动”一句可知C项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C。

  2.2.答案: A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根据第二段“标准的市场经济理论排斥政府作用,至多是在市场失效后才需要政府干预,这是不考虑创新的前提下提出的”一句可知,作者否定这种观点,由此可知A项不是政府的角色,故选A。根据“这种公共特性不只是靠政府规制来克服仿冒、剽窃等免费搭车行为”可知就是政府制定法规打击仿冒的行为保护专利,B项说法成立;根据此段最后一句可知C、D项属于同义替换。综上,故正确答案为A。

  2.3.答案: B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定位第三段,由“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可知B项符合文意;“这是针对企业为创新源头的技术创新而言的”可知A项“国家”偷换概念;C、D无中生有。故正确答案为B。

  2.4.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根据最后一段“这意味着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阶段,更多的需要政府介入”可知,对应C项“知识创新阶段”,故正确答案为C。

  2.5.答案: A

  解析:

  本题为表面主旨题,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文段第一段主要说明创新性经济的含义、投入和激励机制;第二段说明政府介入创新的必要性;第三段说明科技创新还是要以国家目标为导向;最后说的是政府调节的作用。可以看出,文段一直在强调国家应该介入创新型经济。故正确答案为A。

  3.1.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中提到“我们宣称,如果有两个都可用来描述自然的方程,我们总要选择能激起我们的审美感受的那一个。这就是基础物理学家们的呼声”,由此可见,基础物理学家选择探求的美是激起审美感受的描述自然的方程。

  故正确答案为D。

  3.2.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根据文段意思,设计宇宙的只能是“终极设计者”,即自然,人类是无法设计宇宙的,A项解释不符合原文。

  从第二段中的“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可知B项正确。从“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可知自然在设计这个宇宙的时候还是一“美”为出发点的,故C正确。D项为第四段第一句的原话,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3.3.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态度理解。

  文中第二段提到“读者也许会把物理看成一个具有精确预言性而不适于审美沉思的科学。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否定了D选项的说法。

  A项从第二段中“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能得出为正确。B项从第四段第一句可以得出是正确的。C项为第四段原文“物理学家在审视自然时所用的美学体系也是从这种朴素的几何确定性中吸取精髓的”,为作者的观点。

  故正确答案为D。

  3.4.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从第五段中“按古希腊人对球形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天体的完美性的雄辩论述,我还是要继续将对称等同于美”这一句可知C项正确。

  A、B项的主体词都为“圆”,A项解释圆为什么是对称图形,B项解释为什么圆会被认为最美,均不是本题“对称等同于美”的解释。D项主观性太强,且在文中未得到体现,所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5.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文中提到“圆在绕它的中心旋转时是不变的,作为一个抽象实体,不管我们把它转17度还是转其他角度,这个圆都不会变。而正方形就不一样,只有绕它的中心转90度、180度、270度和360度时才保持不变”,由此可知,正方形对称性的保持要比圆的要求苛刻,故圆比正方形对称性高,C项与作者本意相悖。

  A项为最后一段第一句,正确。文中提到“如果一个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就说这个图形在这些操作之下具有不变性”,而“对称性涉及到不变形”,故“几何图形在某些操作下保持不变性,这个几何图形就具有对称性”,B项正确。D项从最后一段末句可得出。

  故正确答案为C。

  4.1.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本题考查的实质是要给“沙尘暴”下定义。如果明确这一点,只有选择A项,它首先说明“沙尘暴”是“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是“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的结果是“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这些都是解释“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故正确答案为A。

  B项说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只是一种描述性的说法,不能算作真正意义的解释,故排除。C、D项都只说明了“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也不能算作准确的解释。

  4.2.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B项说表述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因为沙尘暴并不是由沙尘逐渐积聚形成的,更没有起到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所以应该是理解错误的选项。

  A项说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的作用,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句子,符合文中原意,可以排除。C项除“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对原文略有改动外,其余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句子,也可以排除。D项说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与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是对原文作了一些简化,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也可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3.答案: A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本题围绕“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列出了四种表述,文中多次提到“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等等,这些信息足以说明:“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与人有关,与人的活动有关。

  B项这些变化显然是人的活动造成的,应该是原因之一。C项显然也与人的活动有关,也可以排除。D项也是人的活动造成的,也可以排除。这样,B、C、 D三项都与人的活动有关,应该说都是正确的,都可以排除。只有A项“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只是地质史上的一种现象,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后的一种结果,因而不是加剧沙尘暴灾害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A。

  4.4.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A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但原文只是说“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并不能从中推断出“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这一结论。B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从这两句话也不能推断出“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的结论。D项推断的依据是哥德说的“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但不能由此推出“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的结论。按照D项的说法,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显然是不正确的。

  C项“人的活动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是基于全文立论的,符合作者的本意,故正确答案为C。

  5.1.答案: D

  解析: 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可以做此题。这是一道语句排序题,可以通过选项的排布情况做题。根据首句原则,可以暂时排除B、C两个选项。比较A、D两项,可以很容易读出其中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先“将建设生态文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然后才能“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市”,由此产生结果“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并且“取得了成效”。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5.2.答案: D

  解析: 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需要考生迅速定位原文并且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可以做此题。A选项对应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是正确的表述。B 选项在原文中紧跟着A选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C选项对应原文“近年来建设生态市的实践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也是正确的表述。第二自然段开篇提到“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都与过去提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可知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将主要论述二者的不同。而D选项中的“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是对原文的曲解。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5.3.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四个选项中列出的都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在本文中,第三自然段的“水中古城的保护性开放、马颊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是在举例子。第四自然段中的“近年来,全市160多万亩流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28.1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 91.8%。”是在列数字。第二自然段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市”和“建设生态市”放在一起比较,就是在作比较。文章第二自然段结尾说“聊城市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接下来的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聊城取得的成就,这种说明方法就是分类别。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5.4.答案: C

  解析: >细节理解题,需要考生迅速定位原文,将选项与原文进行对比。从“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可知,A项概括正确。根据倒数第二段“培育生态文化……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态生活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可知B 项正确。根据最后一段“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可知D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

  更多备考资讯欢迎加入公务员QQ交流群:377126385。同时也可加入国家公务员考试微信交流群,加入方式:先添加河南京佳大米老师微信号18039556176,然后我们会邀请你加群。

 

 

  1.精品课程同步学:2016国家公务员精品过关课程

  2.网络课程在家学:2016国家公务员网络通关课

  3.考试图书不可缺:2016国考图书推荐

  4.畅学公开课:从小白到公务员的蜕变

  5.备考资讯要最全:2016国家公务员备考资讯专题

  6.历年考试题先体验:公职考试题库

  7.临阵磨枪之干货:公务员试题资料题集

  8. 指导助成功:公务员备考指导大全

  9.微信交流很方便:河南公务员“考试之家”微信群

  10.考试流程提前看:历年国考公务员考试日程表

 

 

 

文章关键词: 专项 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