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1. 基础知识
单独概率 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的情况数
总体概率 A的概率=1-非A的概率
分类概率 满足条件的各种情况概率之和,分类用+
分步概率 满足条件的每个步骤概率之积,分步用×
如果题目求单独概率,可直接套用公式进行求解;如果题目中有“至少”等字眼,并且满足条件的情况数较多,可以考虑逆向思维,先求非A的概率。
2. 真题举例
【例1】某次知识竞赛试卷包括3道每题10分的甲类题,2道每题20分的乙类题以及1道30分的丙类题。参赛者赵某随机选择其中的部分试题作答并全部答对,其最终得分为70分。问赵某未选择丙类题的概率为多少?( )
A. 3 B. 5 C. 7 D. 8
【京佳解析】D。概率问题。70分的试题由如下三种情况构成:3甲2乙、2乙1丙、2甲1乙1丙,其中“2甲1乙1丙”又有C23×C12=6种,即70分的组合情况有8种,赵某不选丙类题的情况只有1种;因此,赵某未选择丙类题的概率为8。故选D。
【技巧点拨】本题属于单独概率问题,考生可直接根据公式作答。对于满足条件的情况数较少的问题,也可采用列举法作答。
(二)年龄问题
1. 基础知识
年龄问题有以下特点:
(1)两个人年龄差不变(该值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人的倍数关系会越来越小,无限接近于1倍)
(3)每个人的年龄的增长量相同(过一年长一岁)
(4)年龄=现在年份-出生年份
年龄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有:
代入排除法:直接将选项代入题中,观察是否符合题意
结合常识:已知属相相同,则二人的年龄差必为12的倍数;父母之间年龄应是相近的;父母与孩子的年龄差一般在20~30之间
方程法:设未知数,依据题干给出的具体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整除法:依据题干给出的倍数关系,可判定该年龄必定能被倍数整除,再结合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有时可达到“”的效果
2. 真题举例
【例2】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DiophAntus)的墓志铭:过路人,这儿埋葬着丢番图,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童年;再过了一生的十二分之一后,他开始长胡须,又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后他结了婚;婚后五年他有了儿子,但可惜儿子的寿命只有父亲的一半,儿子死后,老人在活了四年就结束了余生。根据这个墓志铭,丢番图的寿命为( )。
A. 60 B. 84 C. 77 D. 63
【京佳解析】B。年龄问题、倍数关系。根据题意,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童年,则所求寿命应为6的整数倍;又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后他结了婚,则所求寿命应为7的整数倍;综上,选项中同时满足是6、7的整数倍的只有B项。故选B。
【技巧点拨】年龄一般都按整数计算。所以当年龄中出现分数时,该年龄必为分母的整数倍。
(三)路程问题
1. 基础知识
路程=速度×时间;等距离平均速度=v1+v2
相遇问题:路程和=(大速度+小速度)×时间多次相遇,两头分别出发:(2n-1)s=(大速度+小速度)×时间;多次相遇,一头同时出发:2n×s=(大速度+小速度)×时间,其中,n代表相遇次数,s代表两地距离
追及问题:路程差=(大速度-小速度)×时间
顺水行船:路程=(船速+水速)×时间
逆水行船:路程=(船速-水速)×时间
2. 真题举例
【例3】小车和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它们同时出发,货车与小车相遇20分钟后又遇客车。已知小车、货车和客车的速度分别为75千米/小时、60千米/小时和50千米/小时,则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
A. 205千米 B. 203千米 C. 201千米 D. 198千米
【京佳解析】D。路程问题。根据题意,货车与小车相遇比与客车相遇少用了20分钟,即3小时;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结合相遇问题的公式可得:60+50-75+60=3,解得x=198。故选D。
【技巧点拨】由题干“相遇”可知,此题为相遇问题。在解答路程问题时,尽量先在草稿纸上画出简易图,再根据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代入公式即可。
应试小技巧:
1. 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 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
3. 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 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若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
5. 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
6. 题干中有和、差、倍、比关系的,答案多在满足该条件的选项中
友情提醒:对于解决不了的题目,如果一时间找不到思路,很有可能题目较难,不要死磕,果断放弃,有时间再回来思考。
京佳教育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更多完整版省考历年真题及17年模拟题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文章关键词: 省考数量关系
上一篇: 2017河南省考:常识考前指导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