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6河南招教考试教育学知识练习题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2016-08-03 16:24:12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一、单项选择题

  1.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从根本上说是关于(    )

  A.教育目的的问题 B.教育目标的问题

  C.培养目标的问题 D.教学目标的问题

  2.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    )

  A.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

  B.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指导原则

  C.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

  D.教育目的规定教育方针

  3.  “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集中体现为培养人的质量标准”是指(    )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培养目标 D.培养目的(    )

  4.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杜威 C.裴斯泰洛齐 D.涂尔干

  5.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

  A.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 B.卢梭和裴斯泰洛齐

  C.夸美纽斯和涂尔干 D.卢梭和涂尔干

  6.  “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目的。”这一论断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

  A.内在目的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外在目的论

  7.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教育准备生活说

  8.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这反映的教育目的论是(    )

  A.教育准备生活说 B.教育适应生活说

  C.教育超越生活说 D.教育改造生活说

  9.  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是对立的两种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它们的共同缺陷是(    )     A.都单纯把人当做工具 B.都单纯把人当做目的(    )

  C.都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 D.都完全不具有合理性

  10.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 B.邓小平的“三个面向”

  C.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D.马克思的片面发展学说

  11. 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

  A.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技术教育

  B.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艺术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艺术教育

  D.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2. 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 B.资本主义制度 C.阶级的产生 D.社会分工

  13. 关于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

  B.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C.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D.个人本位论主张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

  14. 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法律法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5. 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法规是(    )

  A.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1993年《中国改革和发展纲要》

  16. 关于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德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B.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

  C.劳动技术教育是实施教育的物质保证 D.它们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二、辨析题

  1.  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

  2.  智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    )

  3.  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矛盾的。(    )

  4.  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特长的教育。(    )

  5.  教育目的实质上表现为教育功能。(    )

  三、简答题

  1.  试评析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2.  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3.  简要回答个人全面发展实现的社会条件。

  4.  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5.  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从根本上说,教育目的回答的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B,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某一阶段所要达到的要求或标准。选项C,培养目标是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选项D,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变化的结果,即是某门课程的某一阶段所要达到的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制定都要以教育目的为根据。因此,正确答案为A。

  2.【答案】A

  【解析】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定,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目的的确立及其内容必须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选项B、C、D都颠倒了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A。

  3.【答案】A

  【解析】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集中体现为培养人的质量标准。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B,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某一阶段所要达到的要求或标准。选项C,培养目标是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选项D,并没有培养目的这一提法。因此,正确答案为A。

  4.【答案】D

  【解析】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卢梭、裴斯泰洛齐、马斯洛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和纳托尔普等。杜威则倡导教育无目的论。因此,正确答案为D。

  5.【答案】B

  【解析】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和纳托尔普等。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和纳托尔普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因此,正确答案为B。

  6.【答案】B

  【解析】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社会本位论则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根本价值。“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卢梭的观点。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这一论断也可以确定这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B。

  7.【答案】C

  【解析】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杜威并不归属于这两种观点,杜威认为教育自身并无目的,是教育以外的人的目的,如果从教育目的来考查杜威的观点,他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使儿童过现世的生活。因此,可以把杜威的观点视为教育无目的论。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则是斯宾塞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C。

  8.【答案】B

  【解析】教育准备生活说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教育适应生活说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将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教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即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教育超越生活说认为教育应超越当前的现实社会,基于现实社会的发展趋势或可能,致力于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改造生活说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变化。着眼于个人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的学习目的正是教育适应社会说的核心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B。

  9.【答案】C

  【解析】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本位论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的合理性;个人本位论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个人出发,满足个人的需要,也具有的合理性,但是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都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社会本位论容易导致教育目中无人,单纯把人当做工具,而个人本位论容易单纯把人当做目的,容易导致个人主义倾向。因此,正确答案为C。

  10.【答案】A

  【解析】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A。

  11.【答案】D

  【解析】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德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政治经济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体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因此,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D

  【解析】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能,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片面发展达到了极致。因此,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C

  【解析】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因此,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因此,正确答案为C。

  14.【答案】B

  【解析】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对教育目的做了规定,这也是容易出题的地方,应引起注意。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提法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规定非常接近,但有差别: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90年代上一个新台阶。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则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正确答案为B。

  15.【答案】A

  【解析】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90年代上一个新台阶。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则没有这方面的具体内容。此外,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提法与本题也非常接近: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A。

  16.【答案】C

  【解析】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五育”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各育既不能或缺,也不能相互代替。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智力支持;德育则是各育实施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源泉;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劳动技术教育只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不能为教育提供物质保证。因此,正确答案为C。

  二、辨析题

  1.【答案要点】错误。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艺术教育并不能等同于美育。

  2.【答案要点】错误。

  智育是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学生的心理是一个整体,智力活动是非智力活动的基础,非智力活动对智力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智育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感觉、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还要发展兴趣、动机、需要、情感等非智力因素。

  3.【答案要点】错误。

  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全面和谐的发展,就不会显示出完美的个性,也不会有个性很好的发展。德、智、体等各种素质在个体身上的和谐发展,正是个性完美发展的表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并不矛盾。

  4.【答案要点】错误。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一致的,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素质教育也要致力于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并最终促进全民族素质的。素质教育并不反对培养学生的特长,但培养学生的特长依然要建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不能为了特长而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能认为培养学生的特长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5.【答案要点】错误。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教育目的带有主观性,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培养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实际的作用和影响。教育功能是客观的,按作用的对象不同分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和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

  教育目的是人们主观上对教育的期望,而教育功能是教育在实际中产生的客观作用和影响。教育功能会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现以教育功能的发挥为基础。因此,认为教育目的的实质表现为教育功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两者间存在明显不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开展教育活动。评价如下:

  (1)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都未能从本质上真正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内涵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

  (2)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二者具有同等的合理性与同等的局限性。

  (3)教育、人、社会三者之间是在不断适应和超越中实现历史、具体的统一的。

  2.【答案要点】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社会依据,即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经济性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其次是人的依据,即人的身心发展程度和需要。

  3.【答案要点】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主要需要四个方面的条件:

  (1)彻底变革旧的生产方式;

  (2)消灭旧的分工;

  (3)缩短劳动时间;

  (4)实施全面教育。

  4.【答案要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第一,人的发展是与人的活动相一致的;

  第二,旧分工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第三,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可能;

  第四,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五,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第六,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答案要点】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部分构成。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形成所期望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

  体育是全面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首先,各育间不可分割。因为各育都具有制约或促进其他各育的因素,各育的发展又都离不开其他各育的配合,都需要其他各育与之协调。其次,各育间不能相互代替。因为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都具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各育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满足人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体现出来的,任何一育都是不可替代的。

京佳教育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