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一、智力的概念
指人们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二、智力测验
1. 定义:智力测验就是评定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方式。
2. 发展过程
(1)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1905年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的,称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他们提出用智力年龄来表示智力水平,简称智龄。
(2)斯坦福-比纳量表:后经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的翻译和修订,改为斯坦福-比纳量表。这是当今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智力测验之一。
(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韦氏智力量表的得分分布是以100为平均值、15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得分在70~130分为正常,得分高于130分为智力超常,低于70分为智力缺陷。
3. 测量智商的公式
(1)比率智商:
人类智力是呈正态分布的:
①人类的智商介于10与190之间,以0与200为极限。
②人类的平均智商为100,平均点之上下,在人数上各约占50%;
③智商90-110者称为中等智力,在人数上约占50%;
④智商110-120者称聪慧,120-130者称为优秀,130以上者称为资赋优异;以上三类
合计约占25%。
⑤智商80-90者称为愚鲁,70-80者称为临界智能不足,70以下者称为智能不足。属智能不足者,在程度上又有轻度、中度、深度、重度之分。
⑥智力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16岁以前,智力发展呈上升趋势;约22-35岁,
智力发展达到顶峰。
(2)离差智商: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离差智商是对个体智力在同龄人当中相对位置的度量。
离差智商:IQ=100+15Z=100+15(X-M)/S
其中,X为某人实得分数,M为某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Z是标准分数,其值等于被测人实得分数减去同龄人平均分数,除以该年龄组的标准差。
三、智力理论
1. 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
(1)智力二因素论由英国心理学家C.Spearman斯皮尔曼(1863—1945)于1904年首先提出。
(2)二因素论认为,人类智力包括着两种因素:一般因素(简称G因素)和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
2.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1)提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1967年提出。
(2)智力三维结构论: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3.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1)提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
(2)内容:
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①语言智力;②逻辑—数学智力;③视觉—空间智力;④音乐智力;⑤身体—动觉智力;⑥人际智力;⑦自知智力。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
4. 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而晶体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5. 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真题链接:
【判断题】
1. “勤能补拙”充分说明了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作用。
2.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力,多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 ( )
【单选题】
3. 下列有关智力测验表的叙述,有误的是( )
A. 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表
B. 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的公式: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
C.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计算公式:IQ=100×15Z
D. 瑞文标准智力测验适用年龄范围宽,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语言的限制,并且可以用于一些生理缺陷者
参考答案:
1. × 2. √ 3. C
欢迎加入QQ交流群:105449672
上一篇: 2016河南招教笔试易错点简述(四)
下一篇: 2016河南教师资格证国考笔试内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