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三、填空题
1.我国《教师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________工作的教师。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______________的科学。
3.《标准》提倡采取的________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________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5.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需要是_______。
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7.标准化就测验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_______。
8.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___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四、解答题
1.师德建设的核心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是什么?
2.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3.简述去个体化的涵义与主要原因。
4.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5."发展性评价观"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五、论述题
1.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 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 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1)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2.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三、填空题
1.教育教学
2.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3.开放
4.县级
5.自我实现的需要
6.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
7.可比性
8.学校系统
四、解答题
1.【答案要点】
(1)要处理好与教师职业的关系,即教师要有敬业精神;(2)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3)要处理好与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这意味着教师要为人师表、人格高尚、克制私心。
2.【答案要点】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心理健康的标准:(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3.【答案要点】
(1)去个体化:由费斯廷格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论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 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 中去,这种现象叫去个体化。
(2)去个体化的原因:
①匿名性,在群体中个体不易被识别时,个体被湮没了,被匿名了。
②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无法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别人的反应来反应。
4.【答案要点】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答案要点】
(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全面的综合素质的考核;
(2)评价结果的效益化:从注重鉴定与选拔转向注重激励;
(3)评价方式的动态化:从注重终结性评价向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转化;
(4)评价模式的质性化:从单项性转向多元性和交互性。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2)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 《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 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 【答案要点】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直觉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策略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