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1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学模拟题(7)

2011-05-28 16:16:29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微信公众号: henanjingjia

  • 咨询电话: 0371-60998699/60198699 400-071-1689

  • 地址: 河南省科技馆内京佳教育2号楼(花园路与丰产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

  \ 招聘计划:河南招特岗教师10000名,初中教师4897名,小学教师5103名。

  \ 时间安排:报名时间:5月30日-6月8日;笔试:6月19日上午9:00-11:00。

  \ 招聘对象:(1)2011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2)2011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3)取得教师资格,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

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笔试考点安排职位表】【政策解读】【薪酬待遇

入编问题】【报考流程】【备考资料】【试卷汇总】【教育学试题汇总】【特岗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最早提出的?()

  A.瑞士皮亚杰B.奥地利劳伦兹

  C.美国桑代克D.苏联维果茨基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叫做()

  A.正迁移B.负迁移

  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4.()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C.物质文明建设 D.反腐倡廉建设

  5.《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6.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称为()

  A.感受性 B.感觉阈限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7.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8. 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

  A.教学目标分类学 B.教育评价分类学

  C.教育目标分类学 D.教育测验分类学

  9.群体规范的基本作用是对成员具有()的作用。

  A.吸引 B.比较和评价

  C.助长 D.凝聚

  10.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以下活动属于问题解决的有()

  A.走楼梯 B.研究登山路线

  C.回忆办公室门号 D.慢跑

  E.走象棋

  2.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

  A.教育问题构成专门的研究领域

  B.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概念与范畴体系

  C.科学的研究方法

  D.重要的教育家及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E.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3.法的要素有()

  A.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D.法律条文

  4.属于课程目标垂直分类的是()

  A.学科的(领域的)课程目标B.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D.德育目标

  E.心理教育目标

  5.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A.任性 B.懦弱

  C.幼稚 D.思想活跃

  E.蛮横胡闹[page]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3.2002年起,国家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一种收费方式简称是。

  4.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的教学策略。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6.2005年起,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的学生实施的"两免一补"的内容是免收杂费、免,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7.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周岁可以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10.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条件作用。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社会性压力源

  2.德育过程

  3.认知策略

  4.班级授课制

  5.教师文化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2.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3.简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

  4.简述记忆的涵义与基本过程。

  5.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在教育中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2.如何根据迁移的原理有效地组织教学?

  参考答案及解析[page]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 "关键期"最初是从动物心理实验研究提出来的,这一现象最早是由生物学家劳伦兹在研究鸟类的自然习性时发现的。

  2.A [解析]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有密切的关系,人力资本理论重视人口的质量,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些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所以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B [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来分,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其中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A [解析]略。

  5.C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D [解析]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感受性:能够引起我们感觉质变的最小的量变数值就是感受性。题干是感觉阈限的定义。

  7.C [解析]略。

  8.C [解析]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等人继承和发展了泰勒的行为目标思想,创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把行为性目标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9.B [解析]群体规范对成员具有比较和评价的作用,它可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用以调节、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它们保持一致,群体规范还可作为成员彼此认同的依据。

  10.A [解析]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

  二、多项选择题

  1.BCE [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

  2.ABCDE [解析]教育学创立的标志:(1)从对象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学家们的特殊关注;(2)从概念和范畴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

  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3)从方法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3.ABC [解析]略。

  4.ABC [解析]课程目标的分类,有垂直和水平两个角度,垂直分类有教育、课程与教学三个层面,水平分类有认知、技能、情意三个层面。

  5.ACE [解析]放纵型就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教育达到失控状态。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

  三、填空题

  1.学校教育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一费制

  4.先行组织者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教科书费

  7.创造性

  8.18

  9.学校教育

  10.逃避

  四、名词解释

  1.社会性压力源: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

  2.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3.认知策略: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

  4.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5.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page]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训练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训练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2.[答案要点]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3.[答案要点]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依法执教,严谨治教;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2)热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 ,解放和放飞学生。

  (3)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善于与同事合作,善于与家长和社会合作。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加强修炼,言行一致。

  4.[答案要点] 记忆是在头脑中识记、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基本过程: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

  (1)编码: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需要注意的参与。注意对记忆有重要影响,编码强弱直接影响着记忆的长短。强烈的情绪体验会加强记忆效果。

  (2)保持(储存):已经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时间后才可能被提取。

  (3)提取: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只有提取出来加以应用,才是有意义的。提取表现方式有回忆和再认。

  5.[答案要点] 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以下三方面:(1)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种类和程度的能力,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并使人格与性情得到陶冶;(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

  (1)生物遗传因素。

  根据研究,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

  (2)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

  (3)家庭环境因素。

  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可分为:①权威型。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过分支配,一切由父母控制;②放纵型。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教育达到失控状态;③民主型。父母与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自主权,并给孩子以积极正确的指导。

  (4)早期童年经验。

  首先,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但二者不存在对应关系。其次,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再次,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

  (5)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

  总之,人格是先天、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需要做到:

  (1)有效的说服。通过信息传播或者沟通的方式来改变人们的态度就是说服。

  (2)树立良好榜样。榜样是学生通过观察别人的所作所为来进行的一种社会学习,如在课堂中教师表扬人格完善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像优秀者学习,从而完善其他学生的人格就是一种很好的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方法。树立榜样的时候应该注意榜样的类似性、认同性、针对性和一致性。

  (3)利用群体约定。群体约定对改变学生的态度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建立积极的规范,避免形成消极的规范。

  2.[答案要点] (1)改善心智功能。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发散思维。

  (2)传授基本知识。教师把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详细而有计划的传授给学生。

  (3)有效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及时的指导,给他们最需要的。

  (4)迁移的意识性。教学中,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把握好难度和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

  (6)设计情境性教学。创造引人注意的情境,比如设想、举例或者换位思考等。

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笔试考点安排职位表】【政策解读】【薪酬待遇

入编问题】【报考流程】【备考资料】【试卷汇总】【教育学试题汇总】【特岗专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